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2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3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4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5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6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7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8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9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0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1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2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3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4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5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6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7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8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19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20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21張,共22張
  • 主要名稱:筆記簿圖檔,第22張,共22張
列印
主要名稱:筆記簿
成文日期:不詳
其他:民國49年01月22日
類別:手稿
作者:許丙丁
作者:楊宗城
作者:嘯農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1冊
尺寸大小(長*寬*高):21.5*16*0.7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許丙丁|情歌|契兄|藝妓|鬧更|娼妓|諺語|縛腳|裹小腳|百花|相褒|懷孕|害喜|世間|瑣事|知足|尋君|楊耕雲|逸園|春景|笑儂|逸園|杏花|失格|失黏|莊敬|自強
內容目次:情歌|十二按|鬧五更|無題名(阿君你也太疑心……)|諺語集|縛腳歌|百花褒歌|病子歌|無題名(世間過的像眠夢……)|無題名(天光起來要洗嘴……)|甲辰年農曆二月二日逸園觀杏會賦呈耕雲學兄一粲|無題名(作梅先生惠錙奉讀手諭……)|莊敬自強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1.〈情歌〉歌詞內容為作者描述婦人等待夫君歸來的愁思。由相識、共處時的羞澀到別離的傷心,都隱含濃濃的情意。2.〈十二按〉內容為作者描述女子遇上惡情夫,一年到頭要錢、討東西,並與之威脅。3.〈鬧五更〉內容為作者描述藝妓與恩客間情愛之事。在五更間,有蚊子等動物來鬧更。然作品未完全,應有五更,只錄至一更。4.〈無題名(阿君你也太疑心……)〉內容為作者描述一名娼妓向恩客吐露為娼的心路歷程。因夫君上戰場未歸,女子遂溣落為娼。詞語間透露惆悵,而恩客也從旁給予安慰。5.〈諺語集〉內容為作者所做共18首諺語,富有諺語向來的詼諧感、日常知識與教育意義。6.〈縛腳歌〉內容為作者倡導縛腳(即裹小腳)的風俗應被淘汰。作者從縛腳的社會觀感與壞處談起,認為此風氣有害而無益,應被徹底改正。7.〈百花褒歌〉內容為作者以多種花開情景應和男女情感交流。男女間互相欣賞、擔心對方和期待父母祝福的心情,在詩歌中表露無遺。8.〈病子歌〉內容為作者描述婦女懷胎十月待產、害喜的情景。由詩歌中丈夫的慰問,也透露出夫婦間深厚的感情。9.〈無題名(世間過的像眠夢……)〉內容為作者描述世間無常,窮人反而知足快樂。此篇以記錄日常瑣事為主。10.〈無題名(天光起來要洗嘴……)〉內容為作者描述夫君不在身邊的婦人內心的愁緒。字句中聲聲唸著夫君,與日常生活交織更顯惆悵的綿密。11.〈甲辰花朝日逸園春集賦呈諸詞長並冀斧正〉內容為舊詩兩首。作者描述至逸園賞春景所得之作。春天裡花開芬芳,人在其中彈琴耕讀,不論晴雨,都能透顯逸園的風雅之情。12.〈甲辰年農曆二月二日逸園觀杏會賦呈耕雲學兄一粲〉內容為作者描述與友人至逸園賞杏花共聚的情景。作者與友人詹作舟及林去矜共聚逸園賞杏花,席間賦詩宴飲,流露與友人相聚的快活樂趣。13.〈無題名(作梅先生惠錙奉讀手諭……)〉內容為作者寫給作梅先生討論作詩格律一事。因字跡難以辨別,無法確切知曉全文。14.〈莊敬自強〉內容敘述人類之間,唯有相互莊敬及自立自強,才能帶來大同世界。(文|陳家慧)
其他說明:1.〈十二按〉與《新刊十二按歌》只有些微幾字的差別。2.〈鬧五更〉亦為客家歌謠,但歌詞略有不同。3.〈縛腳歌〉與《新樣縛腳歌》只有些微幾字的差別。4.〈百花褒歌〉與《最新百樣花歌》只有些微幾字的差別。5.〈病子歌〉與《新奇雜歌》、《改良思食病子歌》、《新刊思食病子歌》等只有些微幾字的差別。此曲亦為客家歌謠,但歌詞略有不同。6.〈莊敬自強〉詩歌內容以毛筆寫於信手撕來的紙上,同題名兩版本,間有試寫字,版面混亂。
提供者:許丙丁
登錄號:NMTL20060310061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