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的藏品圖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1張,共7張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2張,共7張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3張,共7張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4張,共7張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5張,共7張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6張,共7張
  •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圖檔,第7張,共7張
主要名稱:小論台灣文化的危機
其他:民國78年1月1日
類別:手稿
作者:李喬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7張共7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3*35.8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李喬∣李能棋∣台灣文化∣危機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作者立基於「台灣文化」為具有「主體性」的文化實體下,探討台灣社會的現實狀況及台灣文化的危機,並於論述之後以註腳加以說明。作者在台灣社會的現實狀況中,分別就立場、漢人文化的問題、文化體系的衰亡與解體為必然以及台灣目前仍處在泛政治化的狀況等五大點現實進行闡述。最後,作者也提出兩點發現,係造成台灣文化危機的成因,分別是「釐清身分困難」與「體系尚未完備」。「釐清身分困難」的部分,作者探討台灣人由於背負慘痛的辛酸歷史,長期受到政權的壓迫統治,因而造成台灣人的認同困難。在「體系尚未完備」中,作者認為「台灣新文化」中應具足三條件:明確地區別原鄉漢人的「中國文化」、切合台灣的文化生態學原則及必須具備剛健、高遠、深刻的文化哲學、典章制度。(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本筆資料共7頁,書寫於飛機牌600字稿紙。
2. 本筆資料發表於《台灣時報》,1989年1月1日。後收錄於《台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台北:前衛,1989年11月20日,頁113-119。
3. 李喬本名李能棋。
提供者:李能棋(李喬)
登錄號:NMTL20150210049
列印 大圖瀏覽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