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小故事 回上一頁
無法顯示故事圖片
故事標題:助人之心,無價之寶
作品小故事:
「妳手怎麼了?」看著剛進家門,手部動作顯得不甚靈活的女兒小雪,阿娟問道。

「我今天跟同學去捐血哦!」小雪神情愉悅,歡欣語氣藏不住。拉起袖子,手肘處露出肉色彈性繃帶,皮膚上還留有已經乾掉的消毒用碘酒的棕黃色痕跡。

「今天班導師在早自習時預告會有捐血車開進校園,滿十七歲的人就可以捐血,並強調這是自願性的活動,大家自行評估身體狀況,前一晚熬夜、吃太油膩的,或是正在感冒、近期有服用藥物的同學都先不要捐血,其他有意願的同學可以利用下課時間前往。於是我們班幾個同學相約在下午去排隊,沒想到都快打鐘了,還沒排到我,害我好緊張,還好先捐完的同學回去報告老師。等我們回到教室,老師還說,看見我們有熱心與愛心,在滿十七歲的時候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她很高興,也鼓勵我們日後有機會繼續挽袖捐血。還讓全班同學為我們鼓掌,害我們好害羞。」

「媽媽也要稱讚妳,捐血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以妳今天的決定與行動為榮。那妳了解捐血的好處嗎?」

「我的想法很單純,捐血既能幫助到需要用血的人,也能自助,可以說是「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的事,何樂而不為?而且之前在街頭看到捐血車,我都很好奇那些白色車身的大巴士是在做什麼的,今天有機會上去瞧一瞧,也算圓了一個心願。」小雪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

「妳這個好奇寶寶,連捐血車也感興趣。那妳知道,以前還沒有完善捐血制度的時候,如果醫院急需用血,血怎麼來嗎?」想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讓女兒簡單認識捐血制度發展過程的阿娟如是問。

「恩……現在有捐血中心,以前應該也有類似的機構跟存放血液的地方吧?」小雪偏頭想了想,給出一個自認合理的回覆。

「沒錯,以前有血庫,是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提出,並與部分公立醫院合作設立的,人們去那邊捐血,會拿到一點點費用,只是去捐血的人不多。我在小時候聽妳阿嬤說過,以前有『血牛』,通常是收入不豐或為了籌措緊急錢的人,他們會去醫院排隊賣血換錢。只不過,當時對於血液品質的控管沒那麼嚴格,且許多血牛為了賺錢隱瞞自身疾病,造成輸血者感染肝炎等可透過血液傳染的疾病。為了改善這種現象,以及時任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會長的蔡培火認為有價血是買賣需求,而非真正的仁愛精神,所以蔡培火在分會會長任內開始推動相關工作,像是1970年代開始推動捐血運動,並在1974年籌組「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接著在臺北、臺中、高雄、臺南成立捐血中心,之後又陸續成立花蓮、新竹的捐血中心。正因如此,蔡培火過世之後,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臺灣省分會及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聯名撰寫一篇他的生平事略來紀念他。我也是因緣際會之下,聽到在國立臺灣文學館工作的朋友提起過,館內收藏了這份印刷品,才知道紅十字會跟捐血運動協會有淵源。不僅如此,我印象中以前在報紙上也有曾看到幾篇提到蔡培火和捐血工作的報導。至於捐血中心主管單位的變化就先不談,妳若有興趣可以到捐血中心的網站查。」阿娟點到無止,就怕說多了像在上課。

「改成無償捐血後,那些血牛沒有這份收入,又得為錢傷腦筋了。」

「這是不得不的改變。血牛會被詬病,當然是有些因素,比如說,有些賣血的人身體不健康,妳想,受血者雖然因為輸血被救活,但卻因此染上其他疾病,有些還是一輩子治不好的,他們情何以堪?還有,血牛不是想當就能當,會有人壟斷市場,美其名保障他們在這家醫院賣血的機會,同時卻向血牛抽成。妳聽過『保護費』吧?就是那種概念。另外,因為經濟環境改變,賣血所得已不像過去那樣足以應付個人或家庭開銷,這也是血牛為什麼會逐漸式微的原因之一。何況當初推動捐血運動時,並沒有強制取消由『血液銀行』(『血庫』改稱)原有的購血業務,算是循序漸進的改變長久以來的血液供需文化。」

「原來血牛背後還有這些故事,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媽媽捐過血嗎?」小雪眨著大眼睛看著媽媽。

「當然囉,媽媽年輕時也和妳一樣,是熱心又有愛心的少女!只是沒有維持固定捐血的習慣,也很久沒去捐血了。」看著女兒又露出好奇寶寶的表情,阿娟有些不好意思的回應。

「那麼,有機會的話,我們一起去捐血吧!」像是找到同伴似的,小雪開心的與媽媽立下熱血之約。


參考資料:
1. 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網址:http://www.cbda.org.tw/。
2. 張力等撰稿,張玉法主編。《紅十字會史》。臺北:紅十字會總會。頁344、394、470-474。
3. 張瓏特。〈寶島耆宿 愛鄉愛國 推展捐血 濟世救人 蔡培火長者風範長留人間〉。《中華日報》。1983年1月6日。
4. 醫療財團法人臺灣血液基金會,網址: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index.aspx。

(撰寫人:洪千媚)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