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小故事 回上一頁
藏品小故事:蕃薯嘸驚爛,只求枝葉湠的圖片
故事標題:蕃薯嘸驚爛,只求枝葉湠
作品小故事:〈毋通嫌臺灣〉
咱若愛祖先 請你毋通嫌臺灣
土地雖然有較隘 阿爸的汗 阿母的血 沃落鄉土滿四界
咱若愛子孫 請你毋通嫌臺灣
也有田園也有山 果籽的甜,五穀的芳 予咱後代食昧空
咱若愛故鄉 請你毋通嫌臺灣
雖然討趁無輕鬆 認真拍拚,前途有望 咱的幸福昧輸人

1991年的金曲獎,透過首位金曲臺語歌后的天籟美聲,臺灣知名作曲家譜出的悠揚音符,讓一位疼惜故鄉的詩人,藉著一首富蘊情感與溫度的臺語詩,呼籲大眾回頭看看這片雖有許多不完美卻哺育我們成長的土地。
1991年第3屆金曲獎,是第一次將最佳男、女演唱者和最佳歌曲作詞人獎,劃分成華語和方言兩項。〈毋通嫌臺灣〉──林央敏作詞、蕭泰然作曲、許景淳演唱,奪下當年最佳女演唱及最佳作詞兩大獎項。
得到最佳女演唱獎的許景淳,因此被封為臺語歌后;得到最佳作詞人獎的林央敏,當天卻沒有上臺領獎。他說:「獎的意義是對個人,我覺得國家更重要,這片土地更重要。」

出生於戰後臺灣的林央敏,從小儘管家境困難,夜晚的屋內不允許開燈,仍澆不熄他對閱讀的熱愛,常常站在家門外的路燈下,依著昏黃的燈光看書。
十歲那一年,林央敏憑著從李白詩作〈靜夜思〉來的靈感,以及課堂上老師對詩律的解說,寫下他的第一首詩〈雨夜〉。
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從國中畢業後,林央敏進入嘉義師專。當年的師範專科學校以培育國小教師、教育下一代為目的,在國民黨專政時期,學風保守封閉、管理軍事化,也第一線接受國民黨的政令宣導與思想洗滌。然而也是在這段期間,他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除了他最愛的文學以外,歷史、地理、政治甚至是科學領域的書籍都在他涉獵的範圍內。

閱讀讓他快樂,更重要的是:閱讀在他「被約束」的腦海注入了「胡思亂想」的靈魂。
林央敏接受的教育在他的思考中,建構了一層向中國認同的意識形態外殼,在他的詩作中,更時常歌頌在這樣的意識下勾勒出的「祖國」樣貌與情感。直到一連串的事件發生,迫使他撥開那層外殼,透過自己的眼睛重新觀看一切。
劈開外殼的第一道裂縫是在他當兵期間發生的中壢事件──沉積許久的人民怒氣,重新點燃了戒嚴期間匿跡的街頭運動。接踵而至的美麗島事件中,掌控媒體的政府捏造新聞抹黑黨外人士,更像是熱辣辣搧在臉上的一巴掌,擊碎了林央敏長久以來對政府的美好想像。

幾年後,隨著外殼的剝落,眼前的世界越來越清晰,對腳所踩的這塊土地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他開始改用臺語寫作。相對先前中國意識、情感濃烈的書寫,他開始以文字替弱小者發聲。包括人類開發過程中受汙染的土地,階級產生的對立、衝突與壓迫,他關懷社會、針砭時事。
在那個年代,要寫這麼多當政者不愛聽的話,林央敏心中難免是有些壓力的,也小心翼翼的選字用詞。同為長期處在被殖民政局中的臺灣人,害怕執政者用公權力監控,於是築起了自我審查的圍籬,漸漸地不敢持反對意見,甚至什麼話都不敢說。
直到有一天,他被特務約談,讓他意識到這些壓抑是自己的恐懼造成的,也明白必須要先打破自己的害怕,才能說服、號召更多人勇敢說出真話。

雖然林央敏對臺灣已有更深的認識、認同與觀察,也有不少書寫鄉土的作品發表,但長期在「立足臺灣,放眼中國」意識下受教育、影響的人民,失去了身為臺灣人的自我、民族尊嚴,一心認為臺灣太小、沒有前途,而將未來遙遙寄望在海峽的另一端。
「臺灣若不好,就應該去改善;臺灣若好,就應該持續發揚。」這是林央敏自覺身為一名臺灣人,對土地應盡的責任,也是他提筆寫下〈毋通嫌臺灣〉的初衷。
1987年秋天,這首詩在《臺灣新文化》上發表,甫解嚴的氛圍中,至少出現20種不同的〈毋通嫌臺灣〉曲調,其中以蕭泰然先生作曲的版本最廣為流傳。
1988年美國平原臺灣同鄉會,由林央敏與蕭泰然共同完成這首歌的首次演出;28年後在臺灣的國慶典禮中,這首歌由新一代無伴奏人聲樂團繼續傳唱著。
如同林央敏在〈毋通嫌臺灣〉的首演後,哽著淚吟唱、祈願道:「蕃薯落土嘸驚爛,只求枝葉代代湠。[註]」對臺灣的愛與關懷,隨著這首歌傳承在這塊土地上。


註:華語譯:蕃薯不怕入土腐爛,只求枝葉生生不息




參考資料
一、 林央敏,《臺語小說史及歷史總評》,2012年12月,新北:INK印刻。
二、 公共電視臺,《頂真人物》第47集,2019年4月26日。
(撰文者:黃敍慧)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