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背景與目的
  • 數位化方法
  • 預期效果與影響
  • 計畫成果
  • 參與人員

成立於西元1908年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地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李子寧 1997)。自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到臺灣省政府時期的「臺灣省立博物館」,再至精省後改隸中央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一直是臺灣地區蒐集典藏臺灣人文與自然歷史文物標本重要的機構之一。「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主要的目標,在於將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所典藏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物與資料加以數位化,並建置數位典藏資料庫與管理系統,進而建置網站,於網路上將成果提供各界的查詢與利用。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現有典藏品38,774件,其中包括臺灣歷史、民俗文物15,592件、臺灣原住民文物6,760件、南洋地區文物2,365件、史前考古遺物9,565件、世界各國貨幣4,444件、北美洲印地安文化文物48件。本數位化計畫預定執行的對象—臺灣原住民文物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典藏。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收藏的原住民文物淵源自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收藏,該批文物,以入藏年代(約自1900至1930年間)而言,可說是是臺灣目前收藏年代最早的原住民文物。至國民政府時期的民國38年間又接收日本時期台東鄉土館典藏之原住民文物1300件,民國53年間再接收日本時期台中州立教育博物館之原住民文物176件,這些橫跨日治時期全期的原住民文物,再加上臺灣省立博物館時期的購藏品,構成了堪稱目前臺灣地區最完整、且具歷史意義與研究價值的原住民文物典藏之一。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之原住民文物雖然豐富,但是歷年來由於庫房條件不佳、人力不足等因素,一直缺乏有系統之整理,與現代化的資料建檔與管理。這個情形一直到民國91年,在十多位各領域專家所組成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藏品清查小組」九個月的清點下,終於首度將人類學組龐大的典藏品完成一次全面性的盤點。因此,本數位計畫另一個重大意義與目的,即在延續民國91年所完成的成果,並以此為基礎進而利用數位化的技術,將本館原住民文物典藏資料的儲存、呈現與管理系統予以全面性的升級,使這批臺灣重要的文化財產能夠與廣大社會一般大眾分享,並提供學術界更便利的使用管道。

事實上,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自民國89年起,便已陸續將典藏文物資料以數位方式建檔,目前所有文物的基本資料(如標號、品名,測量值、保存狀況、存放位置等資料)已完成全面數位化,同時亦正進行文物的原始資料(如早期標籤)、歷年清冊與相關研究報告之數位化。但是早期數位化使用的資料庫系統較簡單,同時,因不同目的而建立的資料庫之間也缺乏一個統一整合的介面,使文物資料的管理與運用不夠效率。

其次,在文物影像資料方面,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的典藏品雖有90%以上已經拍照,但早期所拍攝的正片效果不佳,影響利用之品質。自民國91年起,本組在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之補助下,已陸續進行平面文書類藏品之數位化工作,目前完成與進行中之計畫包括「館藏岸裡大社典藏數位計畫」、「館藏公文書典藏數位計畫」、「館藏民間古文書典藏數位計畫」、與「館藏輿圖、番人風俗圖與歷史畫典藏數位計畫」,但是對於材質多樣、體積立體的民族學收藏品,特別是豐富多樣的台灣原住民民族學藏品,則一直要等到2004年,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後才正式開始。

因為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的臺灣原住民文物數量高達6,760件,勢必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所有原住民藏品的數位化,故本計畫採用分年分階段進行,第一年(2004)進行台灣原住民三個族群:平埔族、賽夏族、與邵族共計254件之藏品影像數位化,與館藏台灣原住民文物後設資料(metadata)格式之訂定,以及本計畫藏品網頁及檢索系統之建立。

(一)數位化方式與標準

所謂「數位化」就是將具有一定實體的物件,以某種形式複製於電腦系中(謝顒丞 2003:6)。但是複製於電腦系統中的物件,只是近似於原物,而並不等於原物件,也就是數位化製作必定會造成某一定程度的失真。因此,在數位化過程中,如何選擇適當的數位方式與器材,將成為影響數位化品質的重要關鍵。

一般典藏品進行數位化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

  1. 以數位相機直接拍攝進行數位化。
  2. 以正片拍攝再進行掃瞄數位化。
  3. 直接掃瞄數位化。

基本上,這三種數位化方式,在成本、耗用作業人力、時間與產出品質上各有優缺。以正片拍攝再進行掃瞄是許多美術館、博物館所常用的數位化方式,傳統拍攝方式更能捕捉到文物的色彩及細節,將拍攝後之正片透過高階掃描器進行數位化,再藉所存取之數位影像檔以輸出列印方式打樣,來完成整個數位化相關工作。這樣的作業方式流程成本較高、作業時間較長,且流程較繁雜,相對的影響影像品質的變數也增多。但是可提供之影像品質也相對較好(謝顒丞 2003:87)。

以數位相機直接拍攝進行數位化常用於佛經、善本書、劇本、古文書、手抄本、聖經等等平面類小型典藏文物,因對色彩的要求較不嚴刻,可直接利用數位攝影的方式來進行數位化製作較為方便,且不會傷害脆弱的紙本,同時成本較低,但是有時數位攝影其所能捕捉的影像細節較少(謝顒丞 2003:88)。

適合以平台式掃瞄作業流程來進行數位化製作之典藏文物一般為老照片、文件、小幅圖畫等平面類小型典藏文物(大小在A3-29×42cm以下)(謝顒丞 2003:88)。

總之,以何種方式進行數位化,最終仍需視各典藏單位文物之保存情況及數位化製作的成本、投入人力與時間等因素予以全盤考量後才能決定何種形式較為適宜。

本計畫數位化的對象為立體物件,請大小差距甚多,雖然以物件的數量而言,僅有254件,但每件物品形狀皆為立體,為充分捕捉物件各面之形狀與細部之特徵,故每件物件皆需製作一張以上的數位影像。在數位化方式上面,則基於經費的考量,採取「以數位相機直接拍攝進行數位化」與「以正片掃瞄數位化」並行的數位化方式。總計本計畫以數位相機直接拍攝179件,取得839張。以正片數位影像掃描74件,取得104張數位影像,以上共計253件文物,943張數位影像。

下表為本計畫所採用數位器材規格及影像檔規格

[數位器材規格]
正片掃描機 數位相機 數位機背
SG – 7060高階滾筒式掃描機 Fujifilm Finepix S2 pro 解析度1200萬像素 Imacon 解析度600萬像素
[數位影像檔規格]
典藏級—TIFF檔 網路瀏覽格式—JPEG檔 預視格式—JPEG檔
  • 色彩模式R.G.B 16位元/色版(48bit)
  • 解析度600dpi ,維持原來數位拍攝或掃描像素值
  • 檔案大小約70MB
  • 色彩模式R.G.B 8位元/色版(24bit)
  • 解析度150dpi ,長邊像素值定於800pixel
  • 影像品質為最大12,標準壓縮
  • 檔案大小約200KB
  • 色彩模式R.G.B 8位元/色版(24bit)
  • 解析度72dpi,長邊像素值定於150pixel
  • 儲存為網頁用,影像品質為最佳化100﹪
  • 檔案大小約40KB

本年度計畫以達成館藏平埔族群、鄒族、賽夏族、邵族民族學文物資料庫建置、數位化,開發數位典藏系統,以樹立館藏民族學文物典藏數位化基礎為目標,整體工作項目有以下三大類:

  1. 建置相關藏品Metadata資料庫。
  2. 建立相關藏品完整數位影像,減低原件之使用耗損,並擴展藏品運用效能。
  3. 開發館藏數位典藏系統,並透過資料交流平台,使館藏資料得以與研究典藏單位及民眾分享。

完成上述各項工作後,可以獲致的具體成果包括:

  1. 建立Metadata資料檔:透過Metadata描述資料之建立,完成相關文物、標籤歷史資料之屬性判讀、詮釋及分析或描述等工作。同時,透過整理相關藏品標籤歷史資料,釐清典藏歷史脈絡,亦可以進一步探討典藏品、殖民主義、原住民物質文化之關係。
  2. 影像數位化:將相關文物影像儲存於他種媒體,作為貴重文化財之備份資料,並可透過網路技術之應用,促進資料內涵之流通與使用。
  3. 開發館藏數位典藏系統:結合各筆資料之影像檔與Metadata資料,透過數位典藏瀏覽、檢索系統,完成可以檢索、瀏覽之互動式資料庫。
  4. 建立館際資料交流平台:所有數位化成果上傳後,本館館藏資料得與國內外各相關研究典藏單位之資料進行交流,增廣學術研究資料之共享、流通性與交流對話。
  5. 拓展文化研究之風氣:透過鄉關文物之判讀、分析及系統化詮釋,除可增進國人對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之認識外,亦可透過與相關學者專家之討論,拓展學術界對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提升文化研究的人力素質與廣度。

本計畫經過一年的努力,所獲致的實質成果包括:

  1. 後設資料著錄格式的訂定。
  2. 完成254件館藏平埔族、賽夏族與邵族民族學文物後設資料之內容。
  3. 完成上述254件藏品之影像數位化,共計產出三套不同規格之數位影像共2829張(每套943張)。
  4. 完成本計畫專屬網頁建置,內容包括計畫介紹、重點文物展示與典藏查詢等功能。

箭號 參考網址:http://www.ntm.gov.tw/aborigine/

[原住民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參與人員]
類別 姓名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在本研究計畫內擔任之具體工作性質、項目及範圍
主持人 李子寧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助理研究員兼代組長 統籌協調各分項工作之執行
負責數位典藏系統開發作業
協同主持人 李永裕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副研究員 負責文物數位化影像處理作業
協同主持人 吳佰祿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研究助理 負責 Metadata 資料庫之建置
回到頁首
bottom
無障礙網路空間第二優先等級 國立臺灣博物館版權所有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螢幕最佳解析度為1024 * 768(建議)或以上
建議瀏覽器為 IE 5.5 SP2 以上
回首頁
回臺博館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