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背景與目的
  • 數位化方法
  • 預期效果與影響
  • 計畫成果
  • 參與人員

  成立於西元1908年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之一(李子寧 1997)。自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到臺灣省政府時期的「臺灣省立博物館」,再至精省後改隸中央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一直是典藏臺灣本土人文與自然標本文物重要的機構。「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主要的目標,就是將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物進行影像與資料內容的數位化,並配合數位典藏資料庫系統與專題網站,將內容公開於網路供各界的查詢與利用。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現有典藏品38,774件,其中包括臺灣歷史、民俗文物15,592件、臺灣原住民文物6,760件、南洋地區文物2,365件、史前考古遺物9,565件、世界各國貨幣4,444件、北美洲印地安文化文物48件。本計畫進行數位化的對象—臺灣原住民文物尤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藏。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原住民文物源自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收藏。以收藏的年代(約自1900至1930年代)而言,可說是臺灣目前收藏年代最早的原住民文物。之後,至國民政府時期的民國38年間又接收日本時期台東鄉土館典藏之原住民文物1700餘件,民國53年間再接收日本時期台中州立教育博物館之原住民文物176件(李子寧 2005: 2-3)。這些橫跨日治時期全期的原住民文物,再加上民國34年以後臺灣省立博物館時期的購藏品,構成了堪稱目前臺灣地區最完整、且具歷史意義與研究價值的原住民文物典藏之一。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之原住民文物雖然豐富,但是歷年來由於庫房條件不佳、人力不足等因素,一直缺乏有系統之整理及現代化的資料建檔與管理。這項歷史缺憾一直到民國91年,在十多位各領域專家所組成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藏品清查小組」九個月的清點下,首度將人類學組龐大的典藏品完成全面性的盤點。從典藏的觀點來看,雖然本次清查主要定位於「財產清查」,但實際的意義卻遠超過單純財產盤點。除了「數量查核」上的意義,這次清查更重大的意義在於為人類學組藏品資料的內容,完成一次全面「質」的改善與提升,將人類學組典藏品過去滯留在民國50、60年代的資料水準,一舉提升至90年代之水準(李子寧 2005: 7)。因此,本數位計畫另一項重大意義與目的,即在延續民國91年所完成的藏品整理成果,並進而利用數位化的技術,使這批臺灣重要的文化財產能夠與廣大社會大眾分享,並提供學術界更便利的使用管道。

  因為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的臺灣原住民文物數量高達6,760件,勢必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所有原住民藏品的數位化,故本計畫採分年、分階段的方式進行:第一年(民國93)進行台灣原住民三個族群:平埔族、賽夏族、與邵族共計254件之藏品影像數位化,與館藏台灣原住民文物後設資料(metadata)格式之訂定,以及本計畫藏品網頁及檢索系統之建立,同時也啟動與其他原住民文物典藏機構的資料交流平台。第二年(民國94)的計畫,則針對魯凱族、卑南族二個族群共計288件之藏品進行影像數位化,與館藏台灣原住民文物後設資料(metadata)格式之修訂,以及本計畫藏品網頁及檢索系統之建立,以繼續推展館藏原住民文物數位化作業。第三年度(民國95)計畫則以鄒族、布農族、達悟(雅美)族等三族共537件文物為範圍。第四年度(民國96)計畫則以泰雅族共634件文物為範圍。第五年度(民國97)的計畫則阿美族為對象,精選其中700件文物進行數位化。本年度延續前幾年的方向,將以臺灣原住民中以貴族制度著稱,同時在物質文化的內容上上堪稱各族中最具「藝術價值」的排灣族文物精選750件進行數位化。

  所謂「數位化」就是將具有一定實體的物件,以某種形式複製於電腦系統中(謝顒丞 2003:6)。但是複製於電腦系統中的物件,只是近似於原物,而並不等於原物件,也就是數位化製作必定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失真。因此,在數位化過程中,如何選擇適當的數位方式與器材,將是影響數位化品質的重要關鍵。

一般典藏品進行數位化的方式,大致分為三種:

  1. 以數位相機直接拍攝進行數位化。
  2. 以正片拍攝再進行掃描數位化。
  3. 直接掃描數位化。
  本年度計畫數位化的對象為阿美族,共計700件藏品,各藏品在大小、比例與材質上的差異頗大。尤其藏品多為立體物件,為充分捕捉物件各面形狀與細部特徵,故每件物件皆需製作一張以上的數位影像。根據前五年的實體數位化經驗,較平面類的藏品(如服裝)的拍攝,至少要拍攝前面、後面、內面及特寫(尤其紋樣),而立體物件則需包括前面、背面、側面、內面、頂、底等角度。

  另外一方面,立體器物的拍攝,除了應顧及不同的角度外,物件本身複雜的色彩(如許多原住民服飾上常見的彩色墜珠),或物件本身具有的特殊型態,也都對拍攝者的技巧形成挑戰,有時這些困難可靠調整光源或調整拍攝角度,或分段拍攝並以接圖的方式獲得解決,例如長至300cm以上的木雕人像簷椼。總之,立體器物的拍攝較一般平面類文書的數位化涉及更多複雜的技巧,相對地所需花費的拍攝時間也較多。

  基於上述的考量,本年度的計畫決定採取委外拍攝的方式,計畫單位的人員則居於品質監控與協助的角色。拍攝方式採取「以高階數位機背進行實體數位化」。採取這樣的模式,主要是基於館內沒有設置攝影棚和編設專業人員從事攝影影像工作的處理。在經費許可的情況下,又考量本計畫藏品型態複雜且色彩細緻,需要具有藏品拍攝經驗的專業攝影師,其多年累積的攝影技術較能掌握不同藏品特性,以獲得品質較高的影像。本年度計畫進行750件藏品實體數位化的工作內容大致如下:

  高階數位機備影像取得:以3900萬畫素中片幅單眼數位相機拍攝,取得原始檔RawFile(16bit Tiff)數位檔案,進行標準校色與修正畫面,後檔降階為(8bit Tiff )ICC色域為Adobe RGB(1998)並儲存備份,且作為DVD光碟燒錄。另外增加了8bit JPG像素尺寸:7216x5412 pixel ,ICC色域為sRGB之JPG應用檔作為輸出、檢視大圖及方便pc電腦使用的圖檔。本計畫750件文物:4733張(8bitTIF)、4733張(7216JPG)、4733張(800JPG)、4733張(150JPG),共計18,932張數位影像。

本年度計畫以達成館藏排灣族民族學文物影像與資料數位化為目標,整體工作項目有以下三大類:

  1. 建置相關藏品之Metadata。
  2. 建立相關藏品完整數位影像,減低原件之使用耗損,並擴展藏品運用效能。
  3. 持續維護與修訂館藏數位典藏系統,並透過專題網站,使館藏資料得以與研究典藏單位及民眾分享。
完成上述各項工作後,可以獲致的具體成果包括:
  1. 建立750件排灣族藏Metadata資料檔:透過Metadata描述資料之建立,完成相關文物、標籤歷史資料之屬性判讀、詮釋及分析或描述等工作。同時,透過整理相關藏品標籤歷史資料,釐清典藏歷史脈絡,亦可以進一步探討典藏品之意義。
  2. 影像數位化:完成750件排灣族藏品之數位影像,將相關文物影像儲存於他種媒體,作為貴重文化財之備份資料,並可透過網路技術之應用,促進資料內涵之流通與使用。
  3. 結合館藏數位典藏系統:結合各筆資料之影像檔與Metadata資料,透過數位典藏瀏覽、檢索系統,完成可以檢索、瀏覽之互動式資料庫。
  4. 建立館際資料交流平台:所有數位化成果上傳後,本館館藏資料得與國內外各相關研究典藏單位之資料進行交流,增廣學術研究資料之共享、流通性與交流對話。
  5. 拓展文化研究之風氣:透過鄉關文物之判讀、分析及系統化詮釋,除可增進國人對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之認識外,亦可透過與相關學者專家之討論,拓展學術界對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提升文化研究的人力素質與廣度。

本計畫經過一年的努力,所獲致的實質成果包括:

  1. 完成750件館藏排灣族民族學文物後設資料之著錄。
  2. 完成上述750件藏品之實體數位化,由高階數位機背取得數位影像,計750件文物,4733張(8bit TIF)、4733張(長邊像素7216JPG)、4733張(長邊像素800JPG)、4733張(長邊像素150JPG)。
  3. 數位影像圖錄分為上下兩冊,一式兩套,以做為日後查詢之用,
  4. 完成本計畫專屬網頁資料更新。
[原住民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參與人員]
類別 姓名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在本研究計畫內擔任之具體工作性質、項目及範圍
主持人 李子寧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助理研究員兼代組長 統籌協調各分項工作之執行
負責數位典藏系統開發作業
協同主持人 吳佰祿 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組 研究助理 負責 Metadata 資料庫之建置
回到頁首
bottom
無障礙網路空間第二優先等級 國立臺灣博物館版權所有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螢幕最佳解析度為1024 * 768(建議)或以上
建議瀏覽器為 IE 5.5 SP2 以上
回首頁
回臺博館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