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 背景與目的
  • 研究方法
  • 預期效果與影響
  • 計畫成果
  • 參與人員

國立臺灣博物館地學組貝類標本典藏之歷史、現況與未來發展之遠景:

關於臺灣本島的貝類採集紀錄,最早可追溯至 1856 年英國人 R. Swinhoe(1836-1877) 來台採集之旅。Swinhoe 氏為一博物學家,於 1861-1866 年任英國駐淡水副領事,曾對臺灣的動物進行調查採集並將標本寄回歐洲,標本主要保存於大英博物館。Swinhoe 氏在台採集的貝類標本超過 200 種,由 L. Pfeiffer, H. Adams 與 H. Cuming 等人發表於英國的動物學報(Proc. Zool. Soc. London),其中模式產地為臺灣的新種有 30 種,但模式標本(type specimens)皆未能保存於臺灣而流落國外,甚為可惜。其後陸續有 von Martens, Lauts, Matthew, Steere, Myers, von Fries, Hungerford, Warburg, Schmacker, Pilsbry 等歐美西方人士來台採集貝類,但標本也皆未能保存於臺灣。

日據時期(1895-1945)臺灣由日人佔領,動物學方面的調查研究轉由日人為主。日據時期的日籍貝類學家或博物學採集者包括堀川安市,鹿野忠雄,黑田德米等人,其中黑田德米為台北帝大(今臺灣大學)地質講座教授,因此日據時期臺灣的貝類學研究有了較詳盡的紀錄與標本收集。同時由於許多研究、教學等學術單位的成立,許多臺灣的動物標本得以保存於本地但發表新種之模式標本皆運送回日本本土。本館的前身為1908 年成立之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為全台歷史最古老之自然史博物館,即保存了許多黑田留在臺灣的貝類標本(多為堀川安市採集)。

臺灣光復後國內的貝類學研究由台大地質系的林朝棨教授領導,林教授畢生對臺灣的貝類研究貢獻良多,當時的研究資料與標本也有一部分保存於本館,包括由林教授所命名發表的數種化石種與現生種貝類模式標本,這是本館典藏貝類模式標本之濫觴。其後本館陸續典藏多種模式產地以臺灣為主的貝類模式標本,其中陸貝多為特有種(endemic species)或特有亞種。至今本館共典藏了貝類模式標本正模(Holotype)39種39件,副模(Paratype)2種2件。典藏貝類模式標本的質與量,目前居國內各博物館之冠。(詳見附件)

此外,本館的典藏標本中,包括了淡水軟體動物部分,這部分標本包括了日據時代的典藏標本及近代的採樣紀錄標本,再內陸淡水溼地急速衰退的今天,本館的標本更保存著許多以消失溼地的標本,有助於了解軟體動物向的變遷。在臺灣過去曾有20種淡水螺類被描述成特有種,但經Pace (1970) 重新檢視形態特徵,認為大多數為同種異名。而臺灣博物館典藏300餘件(30餘科)的淡水螺標本,包括腹足類及雙殼綱標本,這些棲息於淡水域的螺類標本,包括被認為透過河口入侵入淡水域的分屬Neritidae及Thiaridae兩科(棲息於Indo-Pacific 島嶼溪流中的種類通常是屬於這兩科螺),及棲息於純淡水域的20餘種的淡水螺,這些標本雖可見於日本(the islands of Okinawa)出現,其中有15種可出現在菲律賓(Philippines)出現,13種可在新幾內亞(New Guinea)發現,12種在印尼(Java)出現;而只有4種出現在中國大陸,這些標本數位典藏資料的建立,將有助於跨國間淡水螺研究及典藏標本的驗證。

現階段本館將優先選擇這兩類標本進行數位典藏工作,以作為本館加入入為典藏計畫之基礎,並標本的原始發表文獻(original paper)收集齊全,配合模式標本典藏。由於電腦科技的進步,影像之數位資料的處理與儲藏已變得較過往更有效率。配合網路資料庫之設計、運作及連結,除可與各國內外學術團體、單位進行資訊交流與學術討論研究外,更可加強民眾對本館的了解與認同,在教育解說方面亦有重大貢獻。因此對於本館館藏之貝類模式標本資料數位化與數位典藏之工作,應優先完成。

1.主要工作項目

國立臺灣博物館於此計畫中,將就《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進行必要的維護性修護,並將資料之內容進行數位化,進而為每一件標本,建立「詮釋資料」(Metadata),以建置一個可以便捷檢索《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之資料庫。此外,亦希於數位化工作完成後,利用數位檔,便利偏遠無法透過網路使用到該貝類標本資料的學者利用,也可以確保此資料內容的廣泛且久遠之流傳。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於數位化完成後,將可廣泛且恆久地嘉惠學術界,充分發揮其在學術研究上之功用,達到資源共享之目標。

2.實施步驟

A. 整理統計待數位化資料及現況
本計畫的目標是將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資料進行文字數位化與影像數位化工作,並進而將數位化成果建置為可供檢索之互動式資料庫。計畫之第一步,是整理現有館藏,記錄其保存情況與尺寸,並印製詳細清單,以便作為文字數位化與影像數位化工作之依憑。

B. 針對資料之特性,訂定工作項目及流程
針對《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之資料特性,訂定工作項目及流程,例如:影像數位化、設計Metadata之欄位、建置Metadata檔、資料輸入等工作項目,均須擬定流程,以利數位化工作之順暢推展。

C. 典藏資料之Metadata建檔
本計畫中將進行數位化的資料極具特殊性;要明確地為每一件資料建立「身分證」般之記錄,比起圖書館處理日常購置的一般書籍之書目記錄,更需要特殊的專業知識。為了達成為特殊典藏的每一標本建立清楚的識別記錄之目標,本計畫係以建置Metadata為方針。所謂Metadata,即標本的「詮釋資料」;透過詳細的欄位設計,能夠對資料或標本,給與具體而微的描述。而針對不同類型的資料,宜採用適當的Metadata格式建檔。因為Metadata之建置,有助於未來將Metadata整合於資料庫中,而得以建置可供讀者檢索查詢並瀏覽全文及影像的資料庫。

D. 資料內容之輸入建檔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資料內容之輸入建檔作業因為需委託數人同時進行,故需擬定建檔規範,以期各資料檔的格式確保一致性。

E. 影像拍攝
將各標本進行拍照,基於保存與影像使用便利之考量,本計畫所有之標本將以正片拍攝。

F. 掃描、轉檔、媒體儲存
拍照後的正片續進行掃描,依「國家文化資料庫」建議的規格將影像轉為數位形式的檔案,並以「國家文化資料庫」規定之檔案名稱將影像數位檔案燒入光碟,以利保存與使用。

G. 彩色輸出、裝訂、編排
由於博物館是國家保存公眾財產之機構,一方面有責任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提供最完善的保存環境,另一方面亦有義務為民眾提供藏品相關的資訊。《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是國家重要財產,但為兼顧保存、研究及民眾的需求,本計畫除了將原標本進行拍照、影像數位化外,亦將對拍照後之影像以專業機器進行彩色輸出,並裝訂成冊,以提供民眾之閱覽。

3.預計可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

A. 影像資料庫的處理
本計畫主要工作內容包含標本影像資料如何尋找出一個最佳彙整方式,將所有影像可以有效處理轉換,製作成適合的大小或以不同形式展現,務求呈現各個標本的特徵,是為本計畫需要考量的重要關鍵,以及資料建置所需眾多人力,是最為影響工作進度之處。

B. 學名之訂正
本計畫的標本大多為有年代的標本,分類系統大多有所更動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學名的訂正上,可能會遭遇到文獻資料的取得不易,及異名的困擾,目前希望採取先使用原鑑定名稱進入資料庫中,將來隨著資料庫的建製過程中,更多的文獻資料蒐集後,在逐一檢討訂正之,若有專家學者在利用資料庫中的資料時,能給予指導,更是誠摯歡迎。

  1. 本年度典藏標本之後設資料建檔預計400筆;本年度標本影像數位化預計完成約400份。
  2. 本計畫將的臺灣本土動物基本資料其資料內容亦可供政府做物種保育、生物多樣性維護、環境影響評估、國土規劃和永續發展等政策的參考。典藏數位化可解決部分保存問題,延續標本研究的生命期;典藏數位化可將不常為人知的生命形式公諸於大眾。
  3. 由於自然史博物館是一個兼具研究與教育之公共服務單位,也是一般人欲查詢資料時首先會想到的單位,本計畫將本館歷年的蒐藏資料,公開供世界各地人士查詢、比對或擷取利用,不但可為民眾多開一道認識本土動物的門窗,亦可提高國家之國際形象。
  4. 典藏標本數位化後,可以部份地解決博物館展示空間不夠、展覽檔期太短等因建築物硬體不足所產生之問題,讓許多沒有機會曝光的標本能展現在國人面前,使一般民眾可以如同直接進入蒐藏庫參觀一樣,看到一些無緣在展示現場出現的標本。
  5. 對博物館而言,典藏數位化計畫只是一個開端,我們可以由這個計畫的執行將已有的標本蒐藏中的一大部份在短短數年內數位化上網,讓全國民眾對博物館館藏有多一分瞭解,並對本土生物資料多一個查詢、取得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博物館在執行此計畫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軟、硬體資助及執行數位化的經驗將從此生根,計畫結束時,在本館原有編制的標本管理人力努力下,仍能持續去進行新增標本的數位化工作,不斷在網路上提供新增的資訊,不會因計畫結束而中止。已數位化的標本資料,可在館內各學域及資訊組專業人員的合作下,依不同的主題,規劃聯結不同的資料庫,即可同時推出不同的網路特展。
  6. 近年來各式媒體逐漸有較多的動物題材的書籍或影象資料出版,這雖然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因其中缺乏專業人員訂正,常造成使用民眾的困擾及被誤導。尤其許多中、小學教師在推動本土科教上,仍苦無鄉土的教材。本計畫若能實現,相信對中、小學教師能提供更多鄉土教材的來源,誘發他們製作科展的動機及興趣,並導正坊間外來資料充斥,但譯名不一且內容誤譯等情形。
  7. 典藏數位化計畫對一座博物館而言只是一個開端,我們可以由這個計畫的執行將已有的蒐藏標本,在短短數年內數位化,接下來更希望資料能透過網路,讓民眾對博物館館藏有多一分瞭解,並對本土生物資料多一個查詢、取得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博物館在執行此計畫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軟、硬體資助及執行數位化的經驗將從此生根,希望能延續性將目前所有館藏數位化之後,在本館原有編制的標本及資訊管理人力努力下,仍能持續去進行未來新增標本的數位化工作,不斷在網路上提供新增的資訊,不會因計畫結束而中止。
[94年度計畫成果]
數位化產出 2D影像1595筆
後設資料80筆
後端管理系統與一般使用者系統建置完成
紙本產出 以出版品形式
[貝類模式標本及淡水貝標本數位化計畫參與人員]
類別 姓名 服務機構/系所 職稱 在本研究計畫內擔任之具體工作性質、項目及範圍
計畫主持人 方建能 國立臺灣博物館地學組 助理研究員 主持計劃、行政支援、人力調配、整體協調
顧問 邱郁文 國立高雄醫學大學 助理教授 標本鑑定、貝類相關資料撰寫
回到頁首
bottom
無障礙網路空間第二優先等級 國立臺灣博物館版權所有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螢幕最佳解析度為1024 * 768(建議)或以上
建議瀏覽器為 IE 5.5 SP2 以上
回首頁
回臺博館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