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Tan Shua Scene藏品圖,第1張
Tan Shua Scene

郭禎祥

壓克力畫

1958

長:48 x 寬:60 (cm)

登錄號:2020-02-0217

郭禎祥(1935年-),為膠彩畫家郭雪湖之長女,從父親學到中國古代丹青設色技法,早年受教於李石樵教授,體會到西洋現代繪畫色面構成精神,發展出陽柔並濟的畫風。1958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47級)。後求學於美國南伊州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藝術研究所碩士,美國伊利諾大學藝術研究所藝術教育博士。曾擔任師大美術系教授、彰師大美術系主任/所長,資歷曾任1993-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教育學會(InSEA)世界理事、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主席,公共藝術審議委員、省美展評審委員。1958年曾獲台陽美獎、省展國畫組第一名,多件作品受台灣美術館、美國波士頓大學、加州大學收藏。1977年獲美國藝術教育學會「齊格菲獎」,同年主辦「國際兒童和平壁畫展—台灣兒童創作研習會」,台灣成第十一個完成參與的國家。曾獲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教育部文化教育獎、教育部藝術教育工作成績優異獎、第31屆InSEA國際學術研討會頒「貝斯羅奧尼獎」,表揚長期對國際藝術教育特殊卓越的貢獻,對視覺文化教育與創造有相關多有著作。
本作品受野獸畫派影響,以明快的筆觸、壓克力色塊來表現山坡街角建築,用色以互補色,綠色、橘紅色為主。傾斜的建築物為彰顯路面與建築物,地板運用明度高彩度低的淺藍色,呼應山脈與天空的光影,整體以綠色為主色,輔以紅橘對抗平衡視覺,陰影最暗的色彩有咖啡色及少許藍黑色窗稜,表現室內與建築的空間感,突顯屋簷與窗框白色線條,並與明度相近的黃色呼應,以彩度及明度來展現畫面是郭禎祥早期最擅長使用的技法。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