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仁
油畫
長:65 x 寬:53 (cm)
登錄號:2020-02-0009
沈國仁(1924-),生於屏東,小學時期就展現繪畫天份,中學畢業後擔任兩年的國小美術老師。幾經波折,如願於1949年考上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臺師大美術系),期間向陳慧坤、李石樵、廖繼春等大師學習,並於1954年畢業。196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院文研藝術學專攻西洋美術史科碩士,兩年後回國執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中國文化學院。1977年與陳榮和、張煥彩等畫家成立南北水彩畫會並舉辦首次聯展。曾入選日本水彩畫展(1967-1973)、獲第25屆全國畫學金爵獎(1986)等,也出任眾多國內美術展評審委員。寫生旅行足跡踏遍法國、義大利及日本等國,並持續創作迄今。
沈國仁於大學時期奠下深厚的素描和色彩基礎,其後於日本求學期間,與水野以文、小山周次等畫家互相切磋水彩畫藝,因此更能掌握構圖的配置、色彩的搭配,以及控制水彩顏料的水份。多年來沈國仁積極鑽研水彩技法,常使用平塗、重疊為主要表現法,筆觸從細碎至粗放皆有,題材以風景寫生為主,如臺灣中南部的鄉村景象及名勝景點、日本冬景等。有時使用洗衣用的硬毛刷子表現大雨景緻,有時也融合國畫的皴法,描繪岩石的紋路與肌理,並將大自然中的陽光、空氣、水分描繪得栩栩如生,展現雄厚又特殊的透明水彩功力。
師大時期,沈國仁參選的作品時常得獎,如大三以油畫入選台陽美展;畢業那年又以油畫<明蝦>獲全國學生美展第一名。由此可知,這件罕見的油畫作品應是沈國仁的早期之作,顯示出畫家師承師大美術系的風格,筆觸厚實有力,且色調鮮豔奔放。畫家採隧道式構圖;在畫面四周畫滿樹叢,再將焦點置於遠景上,使觀者產生臨場感。另外透過灰粉綠、綠灰、殼黃紅、焦赭等強烈對比色調,配合平塗、混色等畫刀表現技法,勾勒出氣宇軒昂的紅磚建築,並加上安然悠閒的點景人物,賦予畫作生氣蓬勃的氛圍。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