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待考藏品圖,第1張
待考

待考

版畫

長:44 x 寬:53 (cm)

登錄號:2020-01-0023

根據畫中落款「INSHO」,推測為堂本印象(どうもといんしょう,1884-1975)之作品。

堂本印象(どうもといんしょう), 1891年生於京都,本名為三之助。1910年從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学校(今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圖案科畢業,畢業後曾從事西陣織的圖案描畫工作。約於1911年開始稱自己為「印象」。1918年進入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今京都市立藝術大學),1920年進入西山翠嶂画塾青甲社,於1921年畢業,並繼續就讀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研究科,於1924年畢業。1919年時,作品〈深草〉入選第一回帝展。1924年首次擔任第五回帝展審查員(後於第八、十、十一、十四回也擔任審查員),1933年創立畫塾「東丘社」,並於1936年進入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任教。1950年成為日本藝術院會員。1952年遠赴歐洲,在意大利度過了大約半年時間,也去過巴黎、西班牙、德國和瑞士等地,風格有了很大的轉變。1955年後,則進入了抽象表現的世界,開始創作抽象繪畫的作品。1962年於巴黎、紐約舉辦個展。1965年設立財社團法人堂本美術館,並於1965年開館,1975年於第32回東丘社展展出織佐品《善導大師》,成為堂本印象生前最後一幅作品。1991年時將美術館捐給京都府,美術館改名「堂本印象美術館」,並於1922年4月開館。堂本印象於1975年9月逝世,享年83歲。

堂本印象的作品風格多變,涉略的類型也非常多樣,包含傳統的東方繪畫、和服織品設計、宗教壁畫、抽象表現的繪畫,甚至堂本印象美術館的建築外觀設計,也是出自堂本印象之手。早期的東方繪畫作品多為細膩的絹本設色,描寫風景、人物或動物;1950年之後因為去了歐洲等地遊歷,物體的造型也做了轉變,例如人物造型的變形,繪畫媒材則是紙本與油彩皆有;1955年後,畫風過渡到抽象風格,使用墨與礦物顏料等日本畫的媒材來創作抽象畫,他將這種獨特的抽象表現形式命名為「新造形」。

1935年時,林玉山二度留學日本,進入由堂本印象所創設的東丘社畫塾,這件作品可能因此關係而獲贈。根據畫面中猶如用筆刷塗抹、擦拭的線條,推測可能為利用油水分離技法所製作的平版畫,例如——石版畫;或是直接在版面上以油墨繪圖後,經過轉印印出的單刷版畫,此方式所製作出的版畫無法重複印製。此件作品於有用細黑筆於畫面中框出一個長方形畫面,並於左下角落款「INSHO」。細黑筆框出的矩形內,左側靠上的區域主要為黑色色塊,中間是擦拭或平版製版而成的黑灰白線條、色塊,其中,較淺色之處有些許的藍色參雜;框內的中間為一條紅色乾擦筆觸的線條,由上至下縱向貫穿,附近為黃色線段與潑灑色點,其中也有灰黑色線條、墨點拖曳至右側,右下方則是有大小兩塊粉紅色塊,大面積處蓋在部分黑色線條上,黑色有些許透出。此種抽象風格與1955年後堂本印象的抽象繪畫作品非常相似。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