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泰雅族紋面工具組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P004.tif)(),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P004.tif)(),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P001.tif)(),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P002.tif)(),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P003.tif)(),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I001.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3.012.0020的圖片(20030120020_I002.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12.0020

尺寸:35.3 x 34.3 x 9.4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生命禮俗
創作者/製造者:泰雅族
製造地:採集地臺中南勢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泰雅族、Atayal、文面、刺青、臺中和平、南勢蕃
文物描述:1. 泰雅族紋面工具組,共1套5件,包括木盤、竹槌、顏料罐、排針、刮血器等工具。
2. 泰雅族居住於臺灣中北部山區,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主要以紋面文化及精湛的織布技術聞名。紋面對於泰雅族而言具有特殊意義,包括族群識別、成年的標誌、美觀、女子貞潔與織布技術精湛之象徵、表彰男子英勇與能力、避邪、死後通往靈界與祖靈識別等意義。
3. 泰雅族傳統的紋面形式,男性刺前額的額紋與唇下的頤紋,女性則是刺前額的額紋和兩頰的頰紋。紋面時被紋面者呈躺臥狀,紋面師先以炭筆或沾墨灰的麻線在受紋者臉上繪下紋跡,然後一手持刺針對準先前所繪的紋路,另一手持槌子向刺針背側拍擊,將刺針打入受紋者臉部的真皮內,至針尖完全沒入皮膚為止。當血液自傷口流出無法看清受紋者的顏面時,便以刮血器將臉上的血液擦抹乾淨。每完成部份的紋面圖案,在傷口血液凝固前,將顏料罐中的木炭灰或鍋灰倒用木盤上,用油脂調和後,塗抹到傷口並用力搓揉,讓炭灰滲透到傷口底層著色,待整個紋面過程完成後血液自然凝固。紋面通常選在冬天進行,以防傷口感染化膿,紋面過後受紋者也須隔離避免傷口感染,待血痂完全脫落,紋面才告順利完成,此種紋面方法除泰雅族外,也見於賽德克族、太魯閣族等族群。
參考資料:阮昌銳等合編,1999。文面‧馘首‧泰雅文化─ 泰雅族文面文化展專輯。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3/03/26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The
藏品(菩薩)的圖片
藏品(泰雅族女子長袖長衣)的圖片
藏品(愛的遊戲)的圖片
藏品(椅子)的圖片
藏品(1984年3月12日林龔添根台灣省助產士會員證)的圖片
藏品(道光9年葉何秀保甲門牌)的圖片
藏品(填漆蟠螭紋蓋豆)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