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器物類 - 生活衣飾與用品
材質:織品
年代:1945~1998
取得方式:移撥
登錄號:20170010829
典藏單位: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藏品描述:本件為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館藏「雲南富寧彝族女盛裝」(登錄號:20170010829)。
本組服飾包括長袖上衣、頭帕與長裙等件。長袖上衣為圓領對襟長袖形制,以藍色橫條紋織布做為底布,下襬為弧形剪裁。上衣於領口及前襟處以黑布緄邊,前襟縫有六對鈕帶及五顆鈕釦。衣身下方左、右兩角開岔若干公分,於領沿環帶、前襟、袖口及下襬處貼縫繡片,並以細長繡帶施於其上作為裝飾點綴,領沿環帶邊緣及前襟另貼縫蠟染布。長裙以黑色布片為底,上方接縫藍色裙頭,並打上數道皺褶使其略為呈現褶裙樣式。裙面橫向貼縫數道彩布及繡帶,靠近下襬處有一道較寬的蠟染布。頭帕略呈方形,以條紋織布為底,四邊貼縫黑布再飾以織帶,邊緣接縫繡布並縫綴數個劍帶型飄帶。本件製作技法綜合刺繡、蠟染布及貼縫。刺繡圖案分為採用鎖鏈繡的花形紋及直線繡的菱形紋和線條紋,蠟染布為菱形方格紋,貼縫所選用的色彩及布料較多。蠟染技法係以蠟描繪圖樣於布面上,然後將布料放置靛藍色染液中,蠟可阻絕染劑,再將染布放入沸水中溶掉蠟,布面即呈現藍、白兩色花紋。本件以黑布為底,因此呈現黑、藍兩色。鎖鏈繡係進針後,壓住繡線將針穿回進針位置再從前方出針拉緊繡線則形成一圈。以上述方式反覆,即成為一圈一圈狀似鎖鏈的線條圖案。直線繡又稱為一字繡,刺繡過程中進針跟出針的方向呈現直線或一字型。
本件為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的彞族女子盛裝,彝族服飾類型眾多,本組屬於滇東南文山式的服飾類型,除富寧縣以外,相似的服飾還可見於麻栗坡等地。對襟的服飾形制、以土布或火草布為底布、使用蠟染技法、有貼縫、刺繡等技法以及服飾色彩以藍、黑、白等色為主,皆是該區之特色。
常穿著於喜慶之日。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