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器物類 - 生活衣飾與用品
材質:織品
年代:1945~1998
取得方式:移撥
登錄號:20170010822
典藏單位: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藏品描述:本件為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館藏「雲南西盟佤族女裝」(登錄號:20170010822)。
本組服飾共有上衣、女裙、裹腳布、腰帶、項鍊、臂環、腳環、頭飾及挎包一件。上衣為貫頭衣形制,將兩片黑色長方形織布於兩長邊進行縫合,但只縫合一半,下一半敞開做為領口,領口處並以紅布加以緄邊。縫線處、衣身下襬及胸前皆以桃紅、白兩線施以刺繡裝飾。女裙以三幅布片接縫而成,中央布片以橙、粉、白等色線構成橫條形紋,左、右兩側接縫同款之黑、紅兩色布片,另有三色多層同心菱形織紋圖案裝飾其上。穿著時,可做為長裙穿著亦可折成短裙。裹腳布包覆小腿,以黑色棉布為底,形制為三角形,直角處以十字繡法繡有八角花形紋等幾何圖案。腰帶及項鍊皆以串珠技法製成,腰帶部分,約每隔12-15顆珠子穿插牛骨隔板。頭飾及臂環皆有刻紋裝飾,頭飾如髮箍穿戴,臂環係將鋁條捲成數圈而成,亦可穿戴於手腕上。腳環為竹製,將係竹篾相接塗黑並纏繞數圈以毛線繫綁而成。挎包以織布技法製成,由背帶與袋身兩部分組合而成,色彩紋樣為紅、黑兩色直條形紋。背帶兩端將未織完的線材製成編繩流蘇。
雲南西盟佤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滄源、西蒙等縣,瀾滄江、怒江之間的南部地區也有分布。佤族是古代「百濮」人的一支。佤族服飾以黑、紅兩色為主,並以黑色為主體,紅色為裝飾。本組服飾部分採用織布技法所製,佤族擅長織布,傳統使用之織布機類似臺灣原住民所使用的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裹腳布之十字繡係以左、右交叉斜向針法呈現細小的X形紋為基本元素單位組成圖案。佤族人穿戴盛裝時,會在於頸部、腰、腿、雙手等處穿戴數個項圈、臂環及腳環等。根據佤族的風俗。女子每增加一歲則增加一圈腳環。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