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瑞芳街上〉-2藏品圖,第1張
〈瑞芳街上〉-2藏品圖,第2張
〈瑞芳街上〉-2

作者:鄧南光(1907-1971)

類別:相片

材質:紙質

年代:1955

尺寸:長:17.7 x 寬:12.6 (cm)

尺寸描述:無

藏品描述:市集攤販的熱鬧場景。

一群穿著旗袍的婦女在瑞芳一處市場買菜,當地因採礦而吸引許多人移居,造就瑞芳、九份、猴硐一段榮景,九份甚至還有「小上海」稱號,時下流行的旗袍也常見於這些山城;「攝影三劍客」鄧南光、李鳴鵰、張才及前輩攝影家李火增等人早期作品都出現大量旗袍身影,同時期女性畫家陳進就有許多作品都是描繪穿著各式旗袍的女子,可見旗袍當時流行情況。
台灣在1930年代,受到中國流行女裝的影響,旗袍也成為臺灣年輕女性的新寵,不過當時台灣並不稱為「旗袍」,而慣稱為「長衫」,日本扶植成立的滿州國也頗為流行;二次大戰開打,日本自1937年在台推動針對國內少數族群與殖民地的皇民化運動,旗袍因具有強烈中國文化象徵,被官方和警務單位列為「挑撥性服裝」宣導禁制,並曾要求飯店女給(女服務生)或酒店酌婦(陪酒女性),改著素樸的洋裝或兩件式西式套裝,但民間仍有許多人愛穿旗袍。

黃子明 -「111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攝影媒材技術:染料耦合

登錄號:NCP2016-003-0156-002

關鍵字:鄧南光、市集、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