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川商店發行(無-)
類別:明信片
材質:紙質
年代:1895~1945
尺寸:長:8.9 x 寬:14 x 高:0.1 (cm)
攝影媒材技術:製版印刷
登錄號:NCP2015-001-0124-007
關鍵字:繪葉書、明信片、神社、信仰、臺南、建築、日治時期、延平郡王祠、開山神社、國姓爺、延平郡王、赤崁樓
藏品描述:今台南延平郡王祠,日治時期,被改為開山神社,為日本人來台後興建的第一座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物件正面下方印有「臺南開山神社  The Kaizan shrine at Tainan」;背面蓋有「台南赤崁樓舊蹟」印章,由上川商店發行,黑白印刷,張朝目個人收藏。
照片是官幣中社「開山神社」,照片中央可見拜殿、鈴紐與賽錢箱(按:開山神社的拜殿於1908(明治四十一)年新增),其後是延平郡王廟(祠),兩旁各有一大榕樹,照片左邊為西廡、右邊為東廡。鄭成功(1624–1662)逝後,人民感念其功績而立「開山王廟」祭祀之;1874年,沈葆楨(1820–1879)來臺奏請建祠祭祀之,遂以福州式建築擴建,正門石匾題「明延平郡王祠」。1896(明治二十九)年日人將其改稱開山神社,列格「縣社」,翌年舉行鎮座祭,是日人治臺後第一個具有社格的神社。日人在原本建築前建一日本傳統神社建築,正殿有鄭成功的塑像和神位,後殿配祀其生母田川氏(出身為肥前國平戶藩),左側的監國祠奉祀鄭克塽(1670–1707)及其夫人陳氏,右側的寧靖郡王祠奉祀明寧靖王朱術桂(1617–1683)及其從死的五位妃子;東、西兩廡供奉鄭氏部將如陳永華(1634–1680)、沈光文(1612–1688)等合計114名(或有研究者調查為118名),另有據傳是從日本移植而來的梅樹。1915(大正四)年、1936(昭和十一)年兩次整修改建,1941(昭和十六)年遷座,成為純正日本式神社。
(按:印刷照片、圖畫者為明信片反面。)
明信片的正面左欄較窄、右欄版面較寬且有分行橫線,比例約1:3,印有「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POST CARD」、「郵便はかき」字樣,右上角是郵票黏貼框;左欄空白處蓋有一枚戳章,雙圓圈框的構圖中,外圈文字以五角星符號分隔「臺南赤崁樓舊蹟」、「兩百八十五年前和蘭人建築」,內圈的圖像上方有五瓣花星,主視覺是赤崁樓的建築形制,戳章印泥為紫色。根據明信片的「照片中景觀」、「印製形式」、「戳章資訊」等,年代有所落差,推測是臺南地區的風景明信片印製在前,後來因應赤崁樓的兩百八十五週年紀念,被蓋上了新設計的紀念戳章。張朝目所收藏如「臺南景點:臺南劇場宮古座」等幾張明信片都有類似情況。
徐佑驊-「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