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臺南景點:臺南運河ヨり西市場ヲ望ム藏品圖
臺南景點:臺南運河ヨり西市場ヲ望ム

作者:上川商店發行(無-)

類別:明信片

材質:紙質

年代:1895~1945

尺寸:長:8.9 x 寬:14 x 高:0.1 (cm)

攝影媒材技術:製版印刷

登錄號:NCP2015-001-0124-002

關鍵字:繪葉書、明信片、西市場、大菜市、臺南、運河、日治時期

藏品描述:臺南西市場看出去的運河,不少船舶停靠運河碼頭。物件正面右上方印有「臺南運河ヨり西市場ヲ望ム View of the Nishi market from Tainan channel」;背面蓋有「台南赤崁樓舊蹟」印章,由上川商店發行,黑白印刷,張朝目個人收藏。

照片是從臺南運河眺望西市場的風景,運河沿岸有多棟兩層樓建築物、岸邊停靠著船隻。荷蘭人在臺南時就已鑿有運河以運輸物資,清道光年間又有郊商合資開鑿臺南運河;日人來臺後,舊運河水道長期淤積需定期以人工挖除淤泥,且大船難行、需停泊港外將貨物改載到小型戎克船,始得利用運河送往市區;後來曾文溪氾濫、舊運河潰堤、沿岸淤積連戎克船都無法航行。1920(大正九)年,總督府決定放棄舊運河,由曾經規畫建造基隆港的總督府土木局技師松本虎太(1879–1959)負責設計安平港至永樂町之間的新運河,自1922(大正十一)年開始施工、1926(大正十五)年竣工,惟安平港淤塞問題依舊,影響運河價值。照片右上角、河左岸遠方有一方型厚重屋頂的建築就是著名的「西市場」。西市場前身是建於1905(明治三十八)年的「臺南市場」,為臺灣第一個公設市場,四年後「東市場」(位於今日青年路臺灣府城隍廟附近)興建完成,此處改稱「西市場」。1911(明治四十四)年,木構的西市場在強颱中幾乎倒塌殆盡,隔年重建便使用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材,以L型空間設計,有中央棟、東翼、北翼三大部分;中央棟有馬薩式屋頂、牛眼窗、老虎窗,造型華美,臺南人俗稱其為「大菜市」。1920年代,隨著市區改正計畫實施與臺南運河開通,末廣町有「銀座通」之譽的今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成為連接運河、州廳前圓環、到臺南車站的重要軸線,鄰近的西市場也因此商業軸線而更加繁盛。
(按:印刷照片、圖畫者為明信片反面。)
明信片正面的左欄較窄、右欄版面較寬且有分行橫線,比例約1:3,印有「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POST CARD」、「郵便はかき」字樣,右上角是郵票黏貼框;左欄空白處蓋有一枚戳章,雙圓圈框的構圖中,外圈文字以五角星符號分隔「臺南赤崁樓舊蹟」、「兩百八十五年前和蘭人建築」,內圈的圖像上方有五瓣花星,主視覺是赤崁樓的建築形制,戳章印泥為紫色。根據明信片的「照片中景觀」、「印製形式」、「戳章資訊」等,年代有所落差,推測是臺南地區的風景明信片印製在前,後來因應赤崁樓的兩百八十五週年紀念,被蓋上了新設計的紀念戳章。張朝目所收藏如「臺南劇場宮古座」等幾張明信片都有類似情況。

徐佑驊-「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