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川商店發行(無-)
類別:明信片
材質:紙質
年代:1895~1945
尺寸:長:8.9 x 寬:14 x 高:0.1 (cm)
攝影媒材技術:製版印刷
登錄號:NCP2015-001-0124-001
關鍵字:繪葉書、明信片、臺南、劇場、戲院、宮古座、演藝場所、建築、日治時期、赤崁樓
藏品描述:臺南劇場宮古座是日治時期臺灣的一級表演場所,那時候將戲劇(藝演)、電影(映畫)混合上演,座位設備是日人習慣跪座的榻榻米。1946年,日本戰敗,宮古座為國民黨黨營事業中影接收,改名為「延平戲院」,1979年全面拆除,改建成11層樓高的「延平大樓」。物件正面右上方印有「臺南劇場宮古座 The Mivako theater at Tainan」;背面蓋有「台南赤崁樓舊蹟」印章,由上川商店發行,黑白印刷,張朝目個人收藏。(資料參考: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4)
照片是落成於1928(昭和三)年的臺南劇場「宮古座」。這座興建之初具有濃厚官方色彩的劇場,名為「みやこ座」,漢字「宮古座」,取「みやこ」的「都城」之意,亦隱含臺南曾為臺灣府城的意涵。宮古座宏偉氣派的寺廟樣式與當時許多歐式風格的劇場不同,矗立於西市場對面,鄰近商業新興區「末廣町」,是當時臺南摩登街區的代表建築景觀之一。其建築樣式參考自東京歌舞伎座,外觀正立面是三座千鳥破風屋頂,下有三座唐破風;外部採用「煉瓦鐵筋」(即鋼筋混凝土磚造)結構,內部為日式木造二層樓,最多可容納1,500名觀眾,1931(昭和六)年前以戲劇演出為主,1931年後經營音樂、舞蹈、漫才等多種形態節目,且電影播放占比愈來愈大。在1939(昭和十四)年採用與臺北國際館相同的舒適墊椅之前,觀眾必須跪坐在日式座席上看戲,因此有臺灣人以台 語諧音戲稱為「艱苦坐」。現址為臺南市西門路二段120號的延平商業大樓。
(按:印刷照片、圖畫者為明信片反面。)
明信片正面的左欄較窄、右欄版面較寬且有分行橫線,比例約1:3,印有「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POST CARD」、「郵便はかき」字樣,右上角是郵票黏貼框;左欄空白處蓋有一枚戳章,雙圓圈框構圖,外圈文字以五角星符號分隔「台南赤崁樓舊蹟」、「兩百八十五年前和蘭人建築」,內圈的圖像上方有五瓣花星,主視覺是赤崁樓的建築形制,戳章印泥為紫色。明信片有三分之一空間可書寫內容大多為1907(明治四十)年~1918(大正七)年印製,而明信片「郵便はかき」於1933(昭和八)年改為「郵便はがき」。這張明信片若由版面形式來看應為1933年以前印製,然赤崁樓紀念戳章上寫「兩百八十五年前」,考量日治時期記載荷蘭人建普羅民遮城(即赤崁樓前身)於「西曆一六五〇年」,另又有考證普羅民遮城於1653年建城、1655年完工,則依據以上線索推算,此紀念戳章的時間應落在1935至1940年之間,顯然與明信片本體印製的年代有所落差,或許較為合理的歷史情境是——臺南地區的風景明信片印製在前,後來因應赤崁樓的兩百八十五週年紀念,被蓋上了新設計的紀念戳章。
徐佑驊-「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