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李悌欽135底片卷26-33藏品圖
李悌欽135底片卷26-33

作者:李悌欽(1928-2017)

類別:底片(塑膠負片)

材質:塑膠

尺寸描述:135底片規格

攝影媒材技術:明膠銀鹽

登錄號:NCP2016-004-0351-033

關鍵字:羊群由下往上、由遠往近再拉遠、山巒

藏品描述:這張作品捕捉了一群綿羊在山坡間行進的畫面,取景角度從下而上,讓觀者得以順著羊群的動線進入畫面中心,再往遠方山巒延伸出去。構圖極具層次,由近至遠,再轉為更遠的延伸,建立了空間與時間的遞進感,彷彿這些羊不僅正在攀升山徑,也同時爬進了記憶的脈絡。
羊群的影子落在地上,斜斜地向左延伸,每一隻羊都有其腳步與光影所對應出的姿態,形成一種鏡像與實體交錯的視覺節奏。畫面左側的地景乾燥而粗糙,碎石與泥沙呼應了羊群蹄印的粗獷質感。靠近畫面中央的柵欄轉折,像是自然與人工的分界,也是畫面由實體動物轉為空間流動的關鍵節點。
遠山處層疊的輪廓與點綴其中的一叢叢樹木,在視覺上與前方一隻隻白絨絨的綿羊互為呼應,一個是靜態的山林生命,一個是動態的家畜行列,但兩者皆是這片土地上的呼吸節奏。這種對應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一種視覺上的互補,在觀者眼中形成了自然與生命之間和諧共生的譜系。
李悌欽選擇將畫面拉寬、廣納整個坡地,讓人能夠感受到綿羊與環境的比例關係。畫面上方的遠山被霧氣與光線柔化,從陰影到亮部逐步過渡,為整張作品添加一層詩意的柔和感,將地景的粗礪與羊群的溫馴整合於一體。
這不僅是放牧日常的記錄,也是一種視線與生命的相遇。羊群的行進軌跡、山坡地的地貌、光影的切割與樹叢的點景,都成了視覺語言的一部分,構築出一幅動靜相生、地景與生命彼此牽引的時光畫布。

鄧博仁–「114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