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大正八年台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照片1藏品圖,第1張
大正八年台北廳下虎列拉流行概況-照片1

類別:相本與寫真帖

材質:紙質

年代:1919~1919

歷史分期:日治時期攝影資產

尺寸:長:9.8 x 寬:14.1 (cm)

尺寸描述:照片尺寸,寫真帖尺寸為26.2*22.6*2.1

藏品描述:霍亂(Cholera),又名虎疫、虎列拉、吐瀉症,是由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腸胃道急性感染,該菌由柯霍(Robert Koch)於1883年發現。霍亂致死率高,其疫情促進了近代公共衛生、上下水設施和都市計畫的興起。而霍亂的預防方法,傳統是採取乾淨的飲食物、隔離、消毒等,20世紀以降後也興起預防注射之新興的防疫方法。霍亂在臺灣,1902年曾引發大流行;全臺22廳有11廳淪陷,總計患者746人,死亡率82.2%。1912年,霍亂又從福州經基隆傳入,總計全臺患者333人。1916年,東南亞的霍亂疫情又傳入臺灣北部。該年,臺灣總督府除了使用傳統的傳染病防疫法──檢疫、檢便、消毒、清潔和檢查,也因為日本新研發出感作霍亂疫苗(「感作」指容易使個體感染)和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取得授權製造、販賣,臺灣首次嘗試使用霍亂疫苗於防疫。經由多重的作為,1916年的霍亂疫情僅止3週,患者僅北部的34人。 然而1919年,世界霍亂大流行,臺灣也受到影響,官方說「這是領臺以來未曾出現的一大慘事,因為疫情是其中最猖獗的」。 僅臺北廳一地,疫情從7月15日初發到10月29日停止,就出現1,656名患者(其中,臺北廳單是8月份的患者就有1,107人),且死亡率達83%。 本照片即是負責除疫業務的官員們穿著制服制帽,腳穿皮鞋,在臺北廳「警務課」的門口合影。在1919年霍亂疫情時,此地也被充作檢疫事務所。
沈佳姍—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攝影媒材技術:明膠銀鹽

登錄號:NCP2016-024-0197-001

關鍵字:檢疫,警務課,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