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編《我的新生》(第一輯)
作者:台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
主題類別:圖書
材質:紙質
年代:1961
尺寸:長:12.4 x 寬:18.4 x 高:0.533 (cm)
重量:0.103kg
取得方式:捐贈
藏品來源:劉明憲
登錄號:20240080001
藏品描述:1.台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編《我的新生》(第一輯),1961年出版。本書主要係該所為對外宣告其感化成果,而收錄學員心得集結成冊。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序: 先哲有言:「金誠所致,金石為開」。物猶如此,何況人類?總統蔣公,本斯宏旨,不忍思想上遭受共產匪幫毒化,而致誤入歧途的青年們,陷溺沉迷,流連忘返。爰有「化敵為友,歸誠就範」和「不但要拯救他們的身體,而且要拯救他們的靈魂」之人愛昭示。您四二年本所籌設之初,當經遵循斯義,策定以民生主義教育為主旨之教範,並於民四三年正式成立後,依據「動之以情,說之以禮,繩之以法」之途徑,研究發展,循序實踐,務期藉仁愛教育之力量,以幫助這些青年,重新回到溫暖的人性懷抱。
2.台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又名生教所,1954年設立於土城土城清水坑(舊址:土城鄉清水村3號,今新北市土城區仁愛路23號),占地約十公頃。1974年8月改名為「仁愛教育實驗所」(簡稱仁教所),又名仁愛莊。名義上隸屬臺灣省政府,實由保安司令部/警總總部管轄。1987年解嚴後裁撤,原址改由臺北縣團管區司令部進駐,今改制為新北市後備指揮部。
根據生教所的組織規程(1954年2月5日)第一條闡明的成立宗旨「臺灣省政府為啟發國家民族意識、糾正叛亂犯思想、實施生產教育暨增強戡亂力量起見,特設立臺灣省省產教育實驗所」和第二條明定的收容人條件「為違反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等交付感化者」,均揭示了此單位以思想感化教育為名,實則是監理管訓情節較為輕微的政治犯和思想犯之用。
資料來源:《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調查案總結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