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剪報資料(1981年3月14日)
作者:美麗島報
主題類別:報紙
材質:紙質
年代:1981
尺寸:長:28.6 x 寬:40.6 x 高:0.009 (cm)
重量:0.006kg
取得方式:捐贈
藏品來源:胡乃元
登錄號:20230220084
藏品描述:此文物為政治受難者胡鑫麟醫師所藏的《美麗島》剪報資料(1981年3月14日),文中部分內容如下:
「標題: 一九七九年中美正常化前的選舉...... 康寧祥政見演講錄音
各位三張犁的父老兄常姊妹:我非常感謝大家這麼熱烈來支持我。在我演講以前,我要向各位報告,六天來的競選活動,有好幾件事情,領導咱的國民黨,必須做一個澄清,也必須做一個努力。如果不做這個澄清,不做這個努力,可能今年不是「中壢事件」,可能變台北事件。 這幾天,有一個什麼三重埔「及人中學」的老師,跑去我的競選總部,去將我的壁報亂畫,結果來畫兩三遍,最後被發現;被發現時,真多人要打他,結果我的選舉總部一位張先生,為了保護他,背脊被打五、六下;結果逮到事務所之後,我們交給派出所。」
1987年解嚴後,台灣社會邁向自由化及民主化,戒嚴時期發生的政治事件如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不再是禁忌話題,報章雜誌更是趁著這波民主自由浪潮,公開報導、討論戒嚴時期政府的不義之舉,以滿足觀眾對政府極力隱藏政治話題之好奇心,加上解嚴後報禁的解除,形成各家報章雜誌如雨後春筍,爭相滿足民眾知的權利。
1970年代,中華民國經歷失去聯合國中國代表權、與美國斷交等外交困境,其在台灣統治的正當性開始受到台灣社會的質疑和挑戰,加上美國卡特總統推行「人權外交」,讓爭取民主自由、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黨外運動,具有挑戰國民黨政權統治合法性、合理性之基礎。
詮釋者: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