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老在鬢眉壯在心—八十歲的夢與嚮往
成文日期:
民國86年6月
類別:
手稿
作者:
尹雪曼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5張共5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6.7*38.8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尹雪曼│中日戰爭│中國作家協會│常君實│鄭板橋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筆資料描述作者欲舉辦一場文學盛宴,邀請重量級中國作家來臺。作者雖已八十歲,但仍「老在鬚眉壯在心」,希望在對日抗戰六十年之際,可以邀請抗戰前後重量級作家來臺,參觀旅遊兼座談。詳述了這個八十歲宏願的源起,以及邀請過程中,中國前輩老作家們的近況回覆,如巴金、冰心、臧克家等。(文∕曾巧雲)
其他說明:
1.本筆資料5張共5頁,書寫於 600 字真善美稿紙。
2.尹雪曼(1918-2008),本名尹光榮。
3.第1頁右側標題下有作者署名。
4.標題引用自鄭板橋對聯「老在鬚眉壯在心」,「鬚眉」誤作為「鬢眉」。
5.本筆資料刊登於《臺灣日報》,1997年10月13日,27版。
6.巴金(1904-2005),中國作家、翻譯家。
7.冰心(1900-1999),中國作家。
8.蕭乾(1910-1999),中國作家、翻譯家。
9.姚雪垠(1910-1999),中國文學家。
10.金堅範(1942-),中國作家。
11.常君實(1920-),中國作家、編輯。
12.臧克家(1905-2004),中國詩人。
13.柯靈(1909-2000),中國作家、劇作家。
14.黃源(1906-2003),中國作家、翻譯家。
15.田仲濟(1907-2002),中國作家、評論家。
16.周錦(1928-1992),作家、現代文學研究者。
17.鄭板橋(1693-1766),清代學者、書畫家。
印記/簽名:
第1頁右側有尹雪曼簽名。
提供者:
方荷
登錄號:
NMTL20160260036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序(影本)劃一題名...
主要名稱:難忘的光復前夜
主要名稱:第三編 美國新聞史
主要名稱:嚮往冬陽的金黃
主要名稱:盧「太」愚乎
主要名稱:從繳稅看人心
主要名稱:哀我們的「民主稚子」
主要名稱:隔靴搔癢
主要名稱:不要只學皮毛
主要名稱:中國的唐‧吉訶德
主要名稱:回歸自然
主要名稱:談茅盾之死與他的三...
主要名稱:鐵打的營盤,流水的...
主要名稱:大雪山小木屋驚魂記
主要名稱:我看今年的獲獎散文
主要名稱:鄭板橋傳:(第五章...
主要標題:星期論文—盧溝橋之...
主要名稱:琦君與尹雪曼等人合...
主要名稱:從尹雪曼這個筆名說起
主要名稱:「春、祈禱」序
主要名稱:也談甲等考試
主要名稱:論小說人物
主要名稱:『八五雜俎』:脫俗
主要名稱:心靈的甘泉
主要名稱:釋「瘋狂」
主要名稱:欲速則不「快」
主要名稱:談古論今:孫悟空的...
主要名稱:「雪白血紅」的反思
主要名稱:感念汪雨辰將軍
主要名稱:長安不見(殘稿)
主要名稱:如何活在這個世界上...
主要名稱:鄭板橋傳:(第三章...
主要名稱:第四篇 歷史的檢驗...
主要名稱:最美味的一餐
主要名稱:大陸文學期刊巡禮之...
主要名稱:影響愈大,聲音愈小
主要名稱:「文藝新聞」創刊了
主要名稱:慎防「假」友
主要名稱:資訊的威力
主要名稱:信封與郵票
主要名稱:閒話「藝術」
主要名稱:金門的未來
主要名稱:我看男女
主要名稱:五天連喪兩好友:悼...
主要名稱:一念之間
主要名稱:追憶「著協」的兩頁...
主要名稱:蔣委員長「對蘆溝橋...
主要名稱:琦君與尹雪曼合照
主要名稱:第四編 蘇俄新聞史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