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酒瓶系列:人形半身像

Delibro丸利陶器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類

瓷土、釉上彩

1976

長:16 x 寬:12.5 x 高:26.5 (cm)

16×12.5×26.5

  這款酒瓶造型為一座肖像頭像,他穿著西裝打上了領結。底座上可見到浮出的英文顯示為Phineas Taylor Barnum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他是一位19世紀的美國演藝人員、政治家暨商人,因創立Barnum & Bailey Circus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而聞名。巴納姆一開始以一個雜技團巡迴至各地旅行的方式經營,後來改成博物館的方式,於1870年成立了一間稱為「巴納姆行動大博物館暨動物園、行動車隊與競技場」(P. T. Barnum's Grand Traveling Museum, Menagerie, Caravan & Hippodrome) 的娛樂場所,裡頭包含有遊樂園與怪胎秀等,在美國19-20世紀初風行多年,雖然幾次因投資不良而經濟困頓,但他始終設法免於破產。這款酒瓷瓶捕捉了巴納姆獨特的容貌,有著高額頭、赤褐色捲髮、濃密的雙眉與紅潤的臉頰和鮮紅的嘴唇,眼睛的藍色瞳虹也仔細地繪出。底部落款可見為 ©COPYRIGHT / DELIBRO 1976;整個瓶身包含了肖像底座的部分,瓶口開在脖子上,整個頭部均被作為瓶蓋。
  裝飾陶瓷的製程先後分為原型塑造、製造石膏原模分片、注漿成型、修坯、彩繪、窯燒。此件藏品出自丸利陶器股份有限公司 (Maruri Taiwan, Ltd., 1971-1994) 經營的工廠,是由臺日股東合資,於1970年代帶動起臺灣苗栗裝飾陶瓷產業盛況的龍頭廠商之一。當時日本丸利公司在裝飾陶瓷方面的製造經營與貿易外銷已有三十幾年經驗,商品銷售至美國、歐洲。然而受到自身產業轉型與勞力不足的影響,轉而向海外尋找合作生產對象,看上當時臺灣苗栗公館一帶的製陶發展,加上乾淨能源的天然瓦斯,於是決定在此設廠。丸利陶器在日本技術經驗的導入後,開啟貿易製造外銷的市場,尤以銷往美國為大宗,主要生產裝飾陶瓷,包括瓷偶、動物造型裝飾、人形造型酒瓶等,外銷至國外作為聖誕節飾品、禮物特色商品、旅遊或賽事的紀念性商品、收藏藝品。裝飾陶瓷產業於1970-80年代曾為臺灣帶來巨額的外匯收入。產業初期的出口值從民國60年的41萬美元提昇至民國77年的3億美元。(資料來源:「蛻變中的苗栗陶—外銷vs.文化休閒的五穀文化村案例」,賀豫惠、葉相君,《工藝雜誌》NO.4)。(詮釋委員:杜文田)

丸利陶瓷公司

石膏模注漿成形、釉上彩繪

登錄號:2003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