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如來佛像玉石雕刻

石材類

玉石、木材(底座)

1946年(民國35年)以後

長:9.7 x 寬:6.8 x 高:21.5 (cm)

附台座

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以「敬天格物」為名,舉辦過大規模的玉器精品特展,具體展現華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倫理,以及中華古玉最深層的內涵。在中國,大約八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玉石的優點,從作為工具使用而逐漸演變成美術工藝品乃至純藝術表現。玉器普遍被認為具有避邪、帶來好運的作用,應用的範圍涵蓋很廣:生活用品、宮廷禮器、宗教器物、工藝古玩、珠寶首飾及藝術創作等。
誠如古來諺語:「玉不琢不成器」,充分說明一塊不起眼的璞玉,經過優秀匠師用心、費時雕琢之後,可以成為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用來雕琢用的玉石其硬度大約在6.0 ~ 7.0,製作過程需要選擇硬度更高的石材作為挖鑿工具並和水研磨。由於古代沒有電動工具,必須完全靠手工具和人力來完成,雕工樸拙,更能顯出玉石作品的特質與美感;通常鑑定玉器的價值可以從:年代、用料、做工、造形及圖紋表現等入手。
圖中這一件〈如來佛像玉石雕刻〉法象莊嚴,盤坐於蓮花臺上,造形安排嚴謹;整塊的綠色天然玉石顯現透光性、質佳,運用傳統雕工、可見古玉工法,足稱佳作;配上精緻的紅木雕刻適形臺座,將作品襯托得更臻完美。適合擺在相對較高的位置,例如客廳的大型古董架上或玄關、起居室空間高櫃上適當位置;在臺灣經過開光的佛像,通常會供奉在家裡神明廳的「頂棹(長條形高桌)」上頭或佛堂裡的主位。(詮釋委員:盧祥華)

97/5/1交付典藏儀式及古董‧傳家寶之重生-台北地檢署查扣文物展

玉石雕刻、木座雕刻

登錄號:2008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