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排灣風情藏品圖,第1張
排灣風情藏品圖,第2張
排灣風情藏品圖,第3張
排灣風情

唐永哲(1997)

陶瓷類

陶土、平光釉藥

1995

長:9.5 x 寬:9.5 x 高:23.5 (cm)

9.5×9.5×23.5

  大約三百多年前陶瓷技術從中國傳至歐洲之後,日用瓷器和裝飾陶瓷的製作跟著興起。歐洲人尤其是日耳曼民族,有記事的習慣,因此會將生活型態以文字、繪畫及雕塑等方式呈現,德國的「Meissen瓷器」成立之後,即開始有裝飾陶瓷的量化生產,產品除了有喜好者收藏之外多做為擺飾用,至於歐洲裝飾陶瓷的發展內容,在德國斯圖嘉特的裝飾陶瓷博物館有完整的典藏、展示;然而裝飾陶瓷的源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紀錄由來已久,打從七千三百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人面像〉(5,300~4,850 B.C.)、「河姆渡遺址」的〈陶豬〉和〈陶獸〉(5,000~3,000 B.C.)及「仰韶文化」的〈鴞面像〉(4,000~3,500 B.C.)等出土文物的考證,足足早了七千年。
  臺灣苗栗公館地區特有的裝飾陶瓷產業,早期大部分接受歐美、日本的訂單生產,民國七十四年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應地方產業需求,設立苗栗陶瓷技術輔導中心,專責陶瓷技術與產品的創新設計研發。作者唐永哲先生對於南島語系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與藝術頗有研究,於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兼設計組組長期間發揮雕塑長才,將其對原住民所瞭解的印象及情境故事,以裝飾陶瓷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來,並將部分圖騰應用到實用器物及木雕壁飾等作品。
  本作品199515001〈排灣風情〉,外形呈圓筒狀,外表佈滿臺灣排灣族原住民文化圖騰的淺浮雕裝飾,作為筆筒或擺飾品使用。整體設計採取半抽象化圖案規則性排列組合,內容主要是祖靈意象與連杯圖像,因此將作品名稱定為「排灣風情」;代表著族群起源的傳說和生活習俗的表徵,當使用者接觸或觀賞此一筆筒的同時,宛如與原住民文化更為接近。
  技術上採用注漿成形的作法,脫模之後,使用尖刀將泥坏的局部挖空,形塑一種穿透感,等坏體充分陰乾之後直接進行本燒,以1,230℃氧化方式燒成。因為在灌注用的泥漿裡混入鋁礬土熟料,可以幫助器物燒成的穩定性、不易變形,因此浮現顆粒性質感的特殊效果,增加視覺上的美感,頗富典雅古意,與原住民傳統陶器純樸特色相近,值得玩味。(詮釋委員:盧祥華)

本中心

原形雕塑、石膏翻模、注漿、坏體局部挖空、陰乾、窯燒

登錄號:1995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