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沙發原型藏品圖,第1張
沙發原型

葉偉立(1972)

複合媒材

沙發皮、回收木材、壓克力、棉胚布、棉花

2015

長:401 x 寬:114 x 高:165 (cm)

1.木椅1:75x66x85cm ;2.木椅2:72x67x90cm ;3.木椅3:85x62x95cm ;4.木椅4:85x62x106cm;5.球1:33x33x33cm ;6.球2:28x28x28cm ;7.球3:20x20x20cm ;8.球4:25x25x25cm ;9.木桌1:200x110x62cm ;10.木桌2:196x110x62cm

登錄號:20200010013

葉偉立(1971-)的作品〈沙發原型〉為在兩張低矮的桌子上,擺上四張木條、稻草、麻布等廢棄物所拼製的簡易沙發架構。這四張沙發不論在其樣式、排列,呈現左右對稱之勢。另外,這四張沙發安放大小不一的黑色球體。
這些沙發在2012年於苗栗廢棄工廠辦公室被拾獲,繼而在「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四處巡迴。後來因為沙發老舊不堪,葉偉立決定將這些沙發進行改造計畫,進而製成〈沙發原型〉作品。這四件沙發並非依照原來的沙發形式重置,而是經過葉偉立的重新設計。葉偉立把原本沙發的構件拆下來,將原本的沙發表面皮件製作成數個大小不一的足球型態球體。
「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為撿拾因喪失需求而被使用者所淘汰的「社會遺物」,並在其「遺物」上增加「研發」的工作,使得該物件本身的身分定義被轉化。該計畫試圖探討物品在以往的定義下,卻因現實條件改變之後而喪失其用途,物品的價值判定、生死及存廢的問題。〈沙發原型〉為「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作品之一。試圖以藝術形式呈現藝術生產與工業生產的「流程」。沙發的命名從工業商品,再到藝術品,探討在物件藝術介入後的身分定義的轉化。藉由「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於展覽現場的換幕,探討工業、資本與藝術可能的共生系統。藝術家藉由沙發裝置、攝影、平面視覺,「展示」藝術與資本系統交換的痕跡,透明化在商業、藝術與藝術市場間互動機制。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