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埔心1號藏品圖,第1張
埔心1號

葉偉立(1972)

攝影

雷射全透片、水晶裱、礦物染實木與鐵框、燈箱

2015

葉偉立(1971-)的作品〈埔心1號〉採對稱式的構圖,畫面正中央為兩張矮桌,上面分別安放四個沙發。燈光由畫面正上方照射下來,遠景處也有另一個光源,使得畫面呈現中央最為明亮,越往邊緣則光線越趨於陰暗。不論在畫面物件分佈,或光線呈現,皆以畫面中心成對稱式分佈。畫面中心的四張沙發有著相當嚴重的毀損,不只沙發表面皮件被剝除,部分木頭結構還有被火燒過的痕跡。
這些沙發在2012年於苗栗廢棄工廠辦公室被拾獲,葉偉立於廢棄工廠替這組沙發拍照紀錄,為〈肖像〉作品。而這些沙發繼而在「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四處巡迴。後來因為沙發老舊不堪,葉偉立再將這些沙發進行改造計畫,重新設計沙發形式,並將舊的沙發表面皮件製作成大小不一的足球型態球體,進而製成〈沙發原型〉作品。而舊的、被剝除表皮的沙發,用火焚燒過後,製作裝置作品,再進行周邊及燈光的佈置,拍攝作品〈埔心1號〉。
「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為撿拾因喪失需求而被使用者所淘汰的「社會遺物」,並在其「遺物」上增加「研發」的工作,使得該物件本身的身分定義被轉化。該計畫試圖探討物品在以往的定義下,卻因現實條件改變之後而喪失其用途,物品的價值判定、生死及存廢的問題。「沙發」系列作品為「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作品之一。試圖以藝術形式呈現藝術生產與工業生產的「流程」。沙發的命名從工業商品,再到藝術品,探討在物件藝術介入後的身分定義的轉化。藉由「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於展覽現場的換幕,探討工業、資本與藝術可能的共生系統。藝術家藉由沙發裝置、攝影、平面視覺,「展示」藝術與資本系統交換的痕跡,透明化在商業、藝術與藝術市場間互動機制。

登錄號:202000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