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陸軍特別志願兵案內》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陸軍特別志願兵案內》

類別:圖書文獻類 - 書籍

材質:

年代:1942年1月(昭和17年)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治時期)

尺寸:長:19 x 寬:13 (cm)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洪聰益

登錄號:KH1999.004.0109

藏品描述:本書是陸軍特別志願兵的指南書,1942年(昭和17年)1月皇民奉公會發行。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制度精神和實施主旨」、「制度概要」、「志願者資格」、「願書提出」、「知事和廳長的選考」、「訓練所長的選考」、「志願者訓練所概要」、「其他」。
開頭以施行陸軍志願兵制是「島民諸君的榮譽」,有助於促成「皇民鍊成」,使臺灣青年深入「體會皇國精神」云云,其實並未道出真正的理由。日本政府發動南進戰爭後,要求殖民地人民補充日本兵源,尤其太平洋戰爭初期向南方迅速推進,新占領地需要殖民地人民參與管理。1942年6月日本在太平洋諸群島的勢力達到高峰,勢力伸展到澳洲的帝汶島,這是日軍勢力最南端。陸軍志願兵制的施行,可謂配合日本太平洋戰爭全盛時期的戰局需求。「制度精神和實施主旨」最後提到:「由於諸君能直接參與大東亞建設的歷史性大事業,青年諸君胸中想必有歡喜和感激之情在翻騰」(4頁),明白暗示臺灣青年將歩上怎樣的命運之途。
有關陸軍志願兵選考,學科考試方面有國語(翻譯解釋、作文、聽寫)、國史以及算數測驗(頁7);進入訓練所後,普通科要學習國語、國史、地理、算數、理科等。
根據蔡慧玉《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一書採訪老兵的說法是:「日本軍隊怕臺灣人當兵時跟不上部隊,因此事先安排臺灣人的志願兵進入「臺灣總督府立陸軍志願兵者訓練所」受訓。早上由文官老師教日本歷史、地理,並且有精神講話,下午則由武官負責軍事訓練」云云。本件可以看出,皇民化教育徹底延伸到軍事教育系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