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鳳山縣舊城東門(鳳儀門)-5藏品圖,第1張
鳳山縣舊城東門(鳳儀門)-5

作者:盧昱瑞

類別:圖書文獻類 - 藝術圖像

材質:數位影像

年代:2017年

歷史分期:1946~(戰後)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盧昱瑞

登錄號:KH2018.021.0045

藏品描述:本影像為城峰路上鳳山縣舊城東門(鳳儀門)左側城牆人行道上的遊客。

鳳山縣舊城又簡稱舊城。先是因1722年(康熙61年)朱一貴起義的影響,鳳山知縣劉光泗與參將陳炯倫運用清領臺初期已有之簡陋土堡造土城。左邊靠攏龜山,右邊連結蛇山,城外則有城壕。至1824年又爆發楊良斌之亂,於是臺灣知府方傳穟倡議官民合資改舊城為石城,計花費番銀92,106兩,1825年(道光5年)7月25日動工,1826年(道光6年)8月15日完工。石城建有北門(拱辰門)、東門(鳳儀門)、南門(啟文門)與西門(奠海門)等四個城門。此次城牆設計,因記取莊大田軍曾翻越龜山攻入城內之教訓,故「圍龜放蛇」,將龜山納入城內,蛇山圍在城外。2011年(民國100年),行政院文建會將鳳山縣舊城納入國定古蹟的範圍,擁有拱辰門、鳳儀門、啟文門與奠海門等遺跡,為左營的著名旅遊景點。

東門位於左營果貿新村基督教循理會後牆,是舊城四座城門中,結構保存較為完善者。之所以命名為鳳儀門,是從城門往東南方鳳山丘陵看過去的時候,景色美如飛行鳳凰,故期盼「有鳳來儀」之意。過去人們到凹子底工作都會行經東門,所以將東門稱為「東門角」。東門採內門大,外門小的設計,以防禦匪徒闖入。城門上有九個「雉堞」,「雉堞」中間缺口叫「箭孔」,雉堞中的小孔稱「窺孔」。在城牆下方的排水系統稱為「水關」,隔有三條花崗石條以阻止敵人由此潛入城內。政府接收臺灣後,東門一度被徵用為海軍廢品庫。

馬道為城牆上可供行走之地面,通常以磚鋪平成道,為方便砲車移動及兵馬行走而設。馬道入口位於靠近城門處之登城出入口,上下的踏道採斜坡式,以利砲車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