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藏品資訊-直式[電腦版] 藏品資訊-橫式[行動版]
:::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4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5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6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7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8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9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0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2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3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4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5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6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7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8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19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登錄號:KH2002.018.0029藏品圖,第20張

圖檔授權標示:


作者:謝惠民

材質:底片

年代:1959年3月31日

歷史分期:1946~(戰後)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謝惠民

登錄號:KH2002.018.0029

藏品描述:圖為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博士(右二)抵達高雄,由經濟部專門委員卜昂華陪同參觀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油)高雄煉油廠及高雄硫酸錏廠。
高雄煉油廠在日治時期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負責補給海軍軍艦用油和航空器用油,戰後政府在1946年[民國35年]6月1日設立中國石油公司,隸屬經濟部,部份設施是接收日本海軍燃料廠、帝國石油高雄製油所、日本石油新竹製油所、台拓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新竹天然瓦斯研究所等單位而來。中油多數工廠位於高雄,長久以來負責石油與石油化學的煉製工作。於2007年(民國96年)2月1日更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民國105年)6月17日將總公司登記地址從台北市信義區轉移至高雄市楠梓區。
硫酸錏公司的成立主要是為了肥料工業的迫切需求。1949年(民國38年)省府將原有之聯勤第二十六兵工廠一部份改建為高雄硫酸錏廠,是年7月開始建廠,至1951年(民國40年)1月安裝完成,正式開工產無水氨、硫酸、硫酸錏等產品,成立初期主要產品硫酸錏之年產量約為5千公噸,後該公司自1956年(民國45年)至1962年(民國51年)間,先後完成3次擴廠,至1967年(民國56年)年產量已達17萬公噸,使得台灣的肥料工業步入新的境界。
KH2002.018.029-0003:圖為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博士(右二)抵達高雄,由經濟部專門委員卜昂華陪同參觀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油)高雄煉油廠及高雄硫酸錏廠。
KH2002.018.029-0010:圖為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博士抵達高雄,由經濟部專門委員卜昂華陪同參觀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油)高雄煉油廠及高雄硫酸錏廠,廠方人員進行產品解說之情形。
KH2002.018.029-0012:圖為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博士(左一)抵達高雄,由經濟部專門委員卜昂華陪同參觀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油)高雄煉油廠及高雄硫酸錏廠,廠方人員進行廠房詳細分布解說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