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曾欽錫家族成員合照「玻璃乾版底片」藏品圖,第1張
曾欽錫家族成員合照「玻璃乾版底片」藏品圖,第2張
曾欽錫家族成員合照「玻璃乾版底片」

類別:器物類 - 政治社教

材質:玻璃

年代:1895~1945

尺寸:長:10.7 x 寬:8.1 (cm)

參考資料:序號:61 褚晴輝,〈曾欽錫研究報告〉,成大博物館藏。 吳祖銘、羅亦晽,〈從相片的發明到光影的世界〉,《印刷科技》第三十四卷第一期,頁45-52。

藏品來源:曾欽錫家族捐贈

登錄號:2009-003-0061

藏品描述:此為曾欽錫收藏之家族成員合照乾式玻璃底片,一大人坐姿,身邊有小孩三人立於旁。由於捐贈者未留下紀錄,因此無法判斷相片內人物身分為何。

此為乾式玻璃底片,為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攝影者經常使用的底片材質。人類發展攝影技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德國人Schulze對於「硝酸銀具感光性」的發現開始,經過許多科學家反覆地試驗,1826年法國的一位石版印刷工名為Niépce,使用瀝青與薰衣草油溶液發展出的「日光雕刻術」,生產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相片。
攝影技術後來經歷法國人Daguerre的「銀版照相術」與英國人Talbot的「卡羅照相術」的改良後,為了解決底片材質透光性的問題,法國人Abel Niépce de Saint-Victor於1847年首先以蛋白碘化銀乳劑,發展出製作玻璃板感光片的技術。不過由於蛋白新鮮度會影響成影效果,英國人Archer於1850年發展出「火綿膠濕片玻璃板」的濕版照相術,解決上述問題並風行一時。然而濕式照相術受限於需要等待感光膜乾燥,對攝影者來說還是相當不便,因此科學家仍持續找尋替代方案。
1871年,英國人Maddox發展出溴化銀與明膠調和的乾式玻璃板技術,解決了濕式照相術的諸多不便。由於其成像品質相當高,使得「攝影」逐漸地普及化,也成為人類除了舊有的口述、文字與圖繪外,新興的紀錄方式,此時期生產的大量底片也成為研究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曾欽錫,大正8年(1919)出生,臺南州台南市人。昭和九年(1934)從臺南州寶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於昭和14年(1939)進入臺南州立臺南專修工業學校土木科就讀,為該校第二屆學生。昭和16年(1941)於南專工畢業後,進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屏東本社(即今屏東糖廠)農事部土木水利課擔任土木技術員製圖手。昭和19年(1944)由於家事之故,於臺灣製糖離職,回到臺南進入臺南州立臺南工業學校(即今臺南高工)擔任土木科助手。民國36(1947)改入財政部臺灣鹽業管理局服務。民國43年離開臺鹽改任臺南市自來水廠擔任課員,後陞任至管理師間東區服務所主任,於民國70(1981)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