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C型夾、彈簧吊索及六角板手藏品圖,第1張
C型夾、彈簧吊索及六角板手

類別:器物類 - 政治社教

材質:金屬

年代:1953~1962

尺寸:長:47.5 x 寬:8.1 x 高:6.8 (cm)

參考資料:序號:133 王耀德,〈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設校始末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頁23-50。

藏品來源:物理系

登錄號:2009-007-0133

藏品描述:此灰色長方形紙盒,內含紅褐色金屬C型夾4件,金屬彈簧吊索1條、L型六角板手1件。推測紙盒應原裝美製透視規,儀器散佚後才改裝C型夾等工具。包裝紙盒上紅字書寫「E15-70 透明製圖儀器」、印刷黑白字標籤貼紙「NO.2477X/ PERSPECT-0-METRIC/ BRUNING/ CHARLES BRUNING COMPANY. INC」,另貼有美援貼紙,為美援時期高等教育交流情形的見證。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戰略及國際局勢考量,實行援助西太平洋島鏈諸國的外交政策,以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臺灣即為當時美援計畫實施的對象之一,1952-1965年美國普渡大學與臺灣省立工學院(成大前身)合作,派遣資深教授來台輔助規劃公學教育及研究,而臺灣的教授及學生亦可赴美交流深造。除研究教育外,校園內的校舍等硬體設施亦獲得擴充,奠定爾後成大的教學資源。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為臺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工業化」與「南進政策」等國策,並提升殖民地人民實業教育的背景下,於1931年成立。在臺南高工成立前,全臺僅有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一所工業實業學校,且僅屬於中學性質,如果總督府要推動重大建設,往往需由日本聘請高階技師前來。因此為了配合「工業臺灣」的政策轉向,便在考量島內南北平衡、南進政策以及臺南州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於臺南設立高等工業學校。
當時任命於總督府負責教育工作的若槻道隆為首任校長。創校初設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電氣化學獨立成科;1944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並增設土木、建築二科。
二戰結束後,於1946年先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最後於1971年正式定為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學系於1956年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時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