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王助《中國航空公司離職證明書》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王助《中國航空公司離職證明書》

類別:圖書文獻類 - 文書檔案

材質:紙質

年代:1950

尺寸:長:28.4 x 寬:21.4 (cm)

參考資料:褚晴暉,〈航空工程的先驅-王助〉,《科學發展》468期,頁46-53。 褚晴暉,《王助傳記-研究報告》,頁71-73。

藏品來源:王助家屬陳富枝捐贈

登錄號:2010-001-0017

藏品描述:此為王助1950年於中國航空公司離職之證明書,其中記錄其姓名、年齡、籍貫,以及離職時之職別為主任秘書;任期為「自卅五年九月十八日起至三十九年元月三十一日止」,離職原因為「因本公司資產器材債權債務經政府於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讓渡美商民航空運公司奉令資遣」。上方有紅色「台南市東區戶籍主任章」。旁有小字「查王助已於民叁玖年貳月貳伍日申報戶籍登記」。在王助離開中國航空公司的前一年,發生了「兩航事件」。在中華民國政府撤遷臺灣之際,交通部轄下的兩大飛航公司:「中國航空公司」與「中央航空運輸公司」位於英屬香港的劉敬宜等人,於1949年11月9日駕駛12架飛機飛往北京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靠攏。隨即引發國共爭奪剩餘產權的糾紛。當時人在臺南王助臨危受命處理中國航空公司之產權問題,協助將公司資產與飛機移轉至陳納德開設之美商民航空運公司。

王助(1893-1965),字禹朋,出生北京,致力於近代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並因其功勳獲授「甲種一等陸海空軍獎章」等諸多獎章及勳章,2016年華盛頓州參議會以決議文來表揚王助投身波音公司的一百周年紀念(原件登錄號:2016-003-0001)。
王助於清末接受新式教育,至煙台海軍水師學堂就學。由薩鎮冰主導下的海軍復興計畫中,於1909年獲得赴海外留學的機會。其先後於英國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取得機械工程學士與航空工程碩士的學位。191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在指導教授G.Hunsaker的推薦下,成為「西雅圖太平洋飛機產品公司」(波音公司前身)的首位航空工程師。他將該公司原有的B&W水上飛機重新設計為C型機,為公司奠定發展基礎。然其於1917年選擇與巴玉藻等三位飛機工程相關的同儕回到中國貢獻其航空專才。王助在1920-40年代瞬息萬變的政局下,歷任福州馬尾海軍飛機工程處、中國航空公司、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航空研究所(院)等單位。其除了致力於飛機工業的發展外,也在飛機設計、教學與航空政策等方面提出許多具前瞻性的建言,與王士倬同為錢學森留美前的導師。
王助1948年移居臺南,1955年受秦大鈞校長邀請執教於臺灣省立工學院機械系,1965年逝世於臺南。

參考資料:
褚晴暉,〈航空工程的先驅-王助〉,《科學發展》468期,頁46-53。
褚晴暉,《王助傳記-研究報告》,頁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