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鐵肺(負壓呼吸器)

類別:器物類 - 醫療衛生

材質:金屬類

年代:1992

尺寸:長:240 x 寬:83 x 高:160 (cm)

藏品來源: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登錄號:2021-012-0001

藏品描述:"此物件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捐贈鐵肺,外觀為黃色圓筒狀,兩側共五個艙門及一個工作窗,上方附有一個壓力表,下方有架高鐵支架及六個可移動輪子。物件本身有貼上圖解構造說明以及操作方法,以及「呼吸治療室儀器維修保養卡」,另外在工作窗上也貼有「注意!機器突然停止運轉或病人不適,異常現象發生請迅速打開窗口,鬆開病人頸圈。」的警示標語。

鐵肺為負壓呼吸器的一種,最早是1928年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家 Philip Drinker和Louis Shaw兩人共同發明,主要作為慢性呼吸道和胸廓疾病患者使用,例如小兒麻痺。

最早的負壓呼吸器可追溯至1864年,其原理是模仿正常生理肺部呼吸時的狀態,藉由肺部呼吸肌肉產生肋膜腔負壓,讓肺打開進而使人順暢呼吸。為此,負壓呼吸器亦模仿此原理,設計一個密閉的空間,透過氣壓的變化使胸腔被動地膨脹、收縮,使患者呼吸較為順暢,並達到復健的效果。然而負壓呼吸器當時因為成效較不佳,並未流行。

直到1950年代初期,因為小兒麻痺的大流行,使得負壓呼吸器逐漸商業化。小兒麻痺的病症可能影響控制上呼吸肌的腦神經,進而導致患者呼吸道肌肉癱瘓與呼吸衰竭,為此,能幫助病患呼吸的鐵肺開始被廣泛使用。

然而,鐵肺雖然能模擬生理呼吸狀態,但大多僅適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若是急性呼吸衰竭則成效不彰。因此,能協助緩解急性呼吸衰竭的正壓呼吸器也在1950年代成為主流,當時小兒麻痺的致死率可達80%,但藉由正壓呼吸器與氣切手術,能夠有效降低死亡率。

而本物件為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在1992年所購入之鐵肺,其可呈現臺灣對抗急性傳染病的歷史,也可梳理呼吸器等醫療器材的發展脈絡。鐵肺這種大型負壓呼吸器,在大學醫院是標準的選擇,又有健保的給付。隨著新式呼吸器的出現,考量到患者往返醫院使用鐵肺治療的不便性,有相關症狀的患者多改為具有面罩的小型的正壓、非入侵呼吸器,於患者家中使用。近年,因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部分患者產生呼吸衰竭的症狀,使得鐵肺簡易的運作原理又再度被重視,成為新式呼吸器研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