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圖書文獻類 - 明信片
材質:紙質
年代:1919~1945
尺寸:長:13.9 x 寬:8.9 (cm)
藏品來源:曾欽錫家族捐贈
登錄號:2009-003-0010
藏品描述:此為曾欽錫收藏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彩色繪葉書,繪葉書即現稱之風景明信片。正面左上側印有「26 The Taiwan Governers’Office.(臺北)臺灣總督府壯麗周圍を壓して立っ、巍々として聳ゆる高塔は皇威を表徵する如く遠く數里の外より望ひとき唯皇恩の洽きに感激する」字樣,日文意為:「臺灣總督府壯麗外觀巍巍聳立,從數里之外遠望高塔之時,如皇威之象徵,感激之情如沐皇恩」。背面有「郵便はかき,POST CARD」印刷字體。
曾欽錫,大正8年(1919)出生,臺南州台南市人。昭和九年(1934)從臺南州寶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於昭和14年(1939)進入臺南州立臺南專修工業學校土木科就讀,為該校第二屆學生。昭和16年(1941)於南專工畢業後,進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屏東本社(即今屏東糖廠)農事部土木水利課擔任土木技術員製圖手。昭和19年(1944)由於家事之故,於臺灣製糖離職,回到臺南進入臺南州立臺南工業學校(即今臺南高工)擔任土木科助手。民國36(1947)改入財政部臺灣鹽業管理局服務。民國43年離開臺鹽改任臺南市自來水廠擔任課員,後陞任至管理師間東區服務所主任,於民國70(1981)退休。
臺灣人使用「繪葉書」的風潮起於日俄戰爭(1905)後,因正巧恰逢日本治台十周年,因此在臺日本人開始使用印有臺灣風景的「繪葉書」,一時蔚為風潮。而臺灣總督府也在1920年行政區劃與建設大致抵定後,開始大量發行印有各地名勝、風景與社會風俗等特色的「繪葉書」,對內具有強化殖民地人民認同的功效,對外亦有宣傳殖民成效的作用。
日治時期臺灣首任總督樺山資紀進駐臺北城時,最先以清代留下之布政使司衙門作為臨時總督府與陸軍幕僚辦公室。然而,明治38年(1905)臨時總督府發生大火,且長期的白蟻問題皆造成建築的嚴重破壞。因而促使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開啟興建新總督府官廳的計畫。新官廳的位置原為文武廟町,除了家屋外亦有「林氏」與「陳氏」兩座具相當規模的宗祠。不過為了配合總督府新廳舍的興建,「陳氏宗祠」被遷往大稻埕(今陳德星堂),而「林氏宗祠」被遷往台北驛後方一帶。
確定建址後,總督府於明治39、40年(1906、1907)舉辦兩階段的競圖比賽。原先預計由鈴木吉兵衛的設計圖獲選,然而因被評審委員發現其設計有抄襲海牙國際法庭的情形,因此一等獎從缺。而二等獎由長野宇平治獲獎,然其設計不敷實際需求,最後由總督府營繕課的森山松之助技師修改後始得興建。總督府新廳舍自大正元年(1912)動工,至大正8年(1919)竣工,共耗時八年與280萬日圓。建築風格屬於後文藝復興式,深受英國Norman Shaw影響,柱頭為簡潔的多立克柱式,但柱身及牆身裝飾橫帶,外觀華麗。平面為日字型,四周辦公室,中央為大廳與禮堂,其中央高聳的11層樓塔樓,為當時全台最高之建築,也成為彰顯殖民政府權威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