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密立根「油滴實驗」油滴室藏品圖,第1張
密立根「油滴實驗」油滴室

類別:器物類 - 政治社教

材質:金屬

年代:1994

尺寸:長:66 x 寬:8.4 x 高:4.8 (cm)

參考資料:序號:162 王耀德,〈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設校始末 〉,《臺灣文獻季刊》63卷1期,頁23-50。 維基百科,油滴實驗,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B9%E6%BB%B4%E5%AF%A6%E9%A9%97。 維基百科,Robert Andrews Millikan,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4%BC%AF%E7%89%B9%C2%B7%E5%AF%86%E7%AB%8B%E6%A0%B9。

藏品來源:物理系

登錄號:2009-007-0162

藏品描述:此為本校物理學系之密利根油滴實驗用具,內有平行電極板,特徵為一透明塑膠圓柱外殼,外接黑色及紅色電線,底部有插孔。殼內兩端置有金屬電極板,中間呈現一中空夾層,係為油滴懸浮腔室。該件油滴室需安裝於觀測架上,並安裝電源供應器及噴油管,方能操作。油滴實驗為美國物理學家Robert A.Millikan和Harvey Fletcher於1909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所進行的一項實驗。實驗目的主要是為測量一電子之電荷,並透過平衡重力與電力,使油滴懸浮於兩片金屬電極之間,根據已知的電場強度,計算出整顆油滴的總電荷量。其透過重複實驗得出e=1.5924(17) x 10−19庫侖,此實驗也讓密立根獲得192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為臺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工業化」與「南進政策」等國策,並提升殖民地人民實業教育的背景下,於1931年成立。在臺南高工成立前,全臺僅有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一所工業實業學校,且僅屬於中學性質,如果總督府要推動重大建設,往往需由日本聘請高階技師前來。因此為了配合「工業臺灣」的政策轉向,便在考量島內南北平衡、南進政策以及臺南州政府的積極爭取下,於臺南設立高等工業學校。
當時任命於總督府負責教育工作的若槻道隆為首任校長。創校初設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1940年電氣化學獨立成科;1944年改制為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並增設土木、建築二科。
二戰結束後,於1946年先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56年改制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最後於1971年正式定為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學系於1956年改制為省立成功大學時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