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西格瑪III》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西格瑪III》藏品圖,第2張

圖檔授權標示:


《西格瑪III》藏品圖,第3張

圖檔授權標示:


《西格瑪III》藏品圖,第4張

圖檔授權標示:


《西格瑪III》

類別:圖書文獻類 - 報紙

材質:紙質

年代:1989

尺寸:長:54.2 x 寬:39.2 (cm)

參考資料:王健文,〈重訪/返西格瑪〉,《南方歌未央:戰後半世紀的青春記事》,2021,台南:成大出版社,頁78-156。

藏品來源:陳瑞麟捐贈

登錄號:2022-012-0006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西格瑪學報《西格瑪III》5份,每份共有一頁,分成兩版。《西格瑪III》刊頭標明日期「1989.12.29」,左側印有發刊分工,分別為指導老師許霖雄、主席暨編輯陳健民、指定接班人吳美華、書記長陳瑞鱗、參謀長翁註重、執行長毛遠誠、祕書長劉怡維。物件正面刊載毛遠誠〈大學在社會再生產的位置〉以及陳瑞麟〈後現代商品消費模式對大學的攻擊性與大學文化的革命〉,另有一欄〈成大新聞的新聞中立?〉文章。物件背面刊有〈國家/本社社會學組節譯〉、翁註重〈侯孝賢在悲情城市中演什麼?—論「寫實主義」與「新批評」的共犯結構〉、陳健民〈民主牆與公共領域〉三篇文章。

西格瑪社為成功大學社團,原名火星社,由劉定泮、闕凱南、林蒼生、高山青、洪宗明五人創立於1963年,1966年更名為西格瑪社。「西格瑪」意指數學符號希臘字母「Σ」(Sigma ),創社社員劉定泮、林蒼生因聆聽訓導長丁作韶在1966年開學勸勉大家要作「大學生」而得到靈感,認為「把同類集合起來就會『大』」並且「大家聯結起來可以無極限」,所以自此稱作「西格瑪」。西格瑪社的運作方式沒有固定的形式,追求靈性、知識,自由討論、思辨、分享生活、思想、藝術及人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