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3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4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5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6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7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8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9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0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1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2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3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4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5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6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7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8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19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0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1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2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3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4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5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6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7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8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29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30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31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32張,共33張
  •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圖檔,第33張,共33張
列印
主要名稱:民國34年至40年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
成文日期:不詳
類別:手稿
作者:林柏燕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32張共32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35.7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林柏燕|二二八|臺籍警察|新竹
內容目次:一、前言|二、劉啟光、桃園神社、郭紹宗|三、奉安大典與臺灣先烈|四、從朱文伯到劉燕夫|五、從日本特高到中國警察|六、鍾國彬、二七部隊、鍾祥昌|七、結語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為作者描述臺灣戰後,新竹縣地區的政治情勢。自行政長官陳儀接收臺灣後,便委任擁有半山經驗的劉啟光擔任新竹縣長。謠傳劉啟光在二二八事件時,私底下提供了一份臺籍菁英的名單,作為警備總部逮捕異議人士的依據。另外,也提及許多在日治時期擔任基層巡察的臺籍警察,大多有法治精神的概念,但卻被迫參與這些來自中國的軍警、情治人員在臺灣島上的濫捕濫殺,毫無司法審判的治理手段,導致這些臺籍警察經常被迫面對極為尷尬又無奈的場面。因此在二二八前後,導致許多臺籍警察紛紛離職轉業。(文/蔡佩家)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共32頁,書寫於600字稿紙。本筆資料收錄於《前進李崠山》(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10.11),頁9。
2. 書籍刊行版本將題目修改為〈三O年代新竹縣政警生態之變化〉。
提供者:林柏燕
登錄號:NMTL20080010006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