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者資料-直式[電腦版] 作者資料-橫式[行動版]
:::
劉耿一(1938)
Liu Keng-i
193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為畫家劉啓祥之子,八歲那年返回臺灣寓居台南柳營,後舉家搬遷至高雄,他的童年從日本到臺灣,在日本、臺灣、中國的時代夾縫中尋求身分認同,從小深刻感受到大時代亂局下文化變遷的衝擊。同時在成長過程中,耳濡目染於充滿藝術的家庭氣息,受到父親熱愛創作與推廣藝術風氣的身教,激勵他走入藝術的世界。
劉耿一的創作內容包括平面繪畫和傢俱木作設計,更提筆寫了不少散文。他旅居過多個國家,創作風格隨著居處變遷,歷經幾個階段性演化。1970年代以前的小坪頂時期,以幾近單一的咖啡色調,傳達出忱樸的意象。在恆春的十年間,同時透過散文、繪畫和木作,表現對大自然與社會的關懷。重返高雄定居之後,正值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受到政治社會騷動不安的影響,創作出一系列富含情感濃度的作品,劉耿一對社會有著強烈介入的決心與揭露真相的意志,他的理念與臺灣70年代以來的鄉土運動殊途同歸,不過表達方式較接近現代主義範疇,深入內裡表現臺灣風土人文強烈而獨特的精神內涵。
解嚴之後,劉耿一跟隨父親年輕時遊歐的腳步,遊覽了歐洲各國的古蹟名勝,擴大視野,也影響了他爾後選擇移居紐西蘭的決定。在紐西蘭期間他創作出大量的自畫像與雙畫像,超越時間和地理的疆界,將自己的人生做一系列俯瞰式的關照。2015年回到臺灣,孜孜不倦持續創作。(撰文 | 鄭皓勻)
典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