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市港史館、崔憶雲
其他:高雄縣政府勞工局
類別:影音類 - 攝影類
材質:數位檔案
年代:臺灣解嚴時代-臺灣民選總統時期
取得方式:購藏
登錄號:20210090018
藏品描述:109027-0018-001於高雄港1941年代(民國30年代)高雄市港史館/提供,大批貨物裝卸,工人得馬不停蹄地搬運;於出版書籍第72頁。109027-0017-002於高雄港1941年(民國30年)高雄市港史館/提供,貨櫃輪利用大型機具裝卸貨物;於出版書籍第72頁。109027-0017-003於高雄港1941年(民國30年)高雄市港史館/提供,工人送一車車的貨物到貨櫃輪上;於出版書籍第71頁。109027-0017-004於高雄港1941年(民國30年)高雄市港史館/提供,工人以輸送帶運送貨物出倉;於出版書籍第73頁。109027-0017-005於高雄港1941年(民國30年)高雄市港史館/提供,工人徒手扛起貨物到倉庫;於出版書籍第70頁。109027-0017-006於高雄港1941年(民國30年)高雄市港史館/提供,碼頭工人忙著搬貨,絲毫不敢怠惰;於出版書籍第71頁。109027-0017-007崔憶雲/攝,現為碼頭工會理事長施永林,最大願望就是寫下一本碼頭歷史;於出版書籍第73頁。
文/崔憶雲
個性剛強耿直的施永林,因為長期為碼頭搬運工人發聲,擔任高雄碼頭工會理事長期間建立多項制度,導致在高雄港民營化之後,施永林變成航商和裝卸公司最頭痛的人物。
從17歲就跟著父親開始在碼頭討生活,一生中有大半輩子都靠勞力賺錢,施永林的生命可說是汗水累積出來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2年的碼頭工作經驗,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要寫下一本碼頭歷史,為高雄港碼頭做見證。
徒手打拼 付出代價高
民國60年代的台灣,一切都是靠勞力賺錢,尤其在碼頭上討生活的人,每天都在碼頭等著工作,工作環境中充滿危險和不確定性。不過,施永林的個性好強,很有正義感,對於周遭的環境有很強的使命感,好打抱不平。又因為工作態度認真,很快就從徒手工人晉升到技術工人,再升上領班。爾後,一路都很順利,每當有機會晉升考試的時候,施永林總能靠著努力通過測試而順利升上去。
從小就在碼頭做苦力,靠著雙手打拼,很能體會工人們的辛勞,但是為了可以多賺一些錢,施永林還是很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也由於身體體格不錯,對於搬運重物並且需要爬上爬下的工作,還可以勝任。只是在民國60年前後,越戰剛剛打完,碼頭上常常都是一船一船大型廢五金,淘汰的戰車槍械,卸貨的時候還有槍砲味。甲板上厚厚的油汙,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擔任技術工人的時候,要負責用碼頭上的機具來搬運貨物,稍不留意就容易發生意外,在工作期間看過很多起意外事故,因為載運的貨物都是貨櫃,在碼頭上只要發生意外非死即傷,都是重大事故。所以,這些碼頭工人,雖然賺的錢比一般工人高出很多,但是要付出的代價也大。
還記得民國50年左右,施永林每個月可以領到的薪水大約是3,000元,而當時一般的業務員或是公司職員的平均薪資只有300元,幾乎是一般人十倍的薪水。所以,儘管工作勞累也不敢怠惰,因為薪水實在很誘人。
致力保障工人福利
有鑑於勞動生命有限,而碼頭的黃金年代也不會永遠存在,所以施永林很年輕時就出馬競選碼頭工會理事長,34歲擔任理事長那年開始,就致力於改革的工作。民國68年開始,有一波經濟危機,碼頭運量明顯下滑,這讓施永林開始有了警覺,碼頭的黃金年代有一天會消逝,那麼工人的保障和退休制度該如何訂定?因為高雄港的碼頭早期是港務局的管轄範圍,所有的搬運工人都沒有所謂的勞保,只是憑著港務局發出的工作證,可以進出碼頭上工,所以,碼頭工人並沒有工作和退休的保障。雖然改革之初遇到很強大的阻力,不過,施永林還是讓一些基本的勞動組合訂下組織制度、退休金制度等等,都在任內完成。
從小沒有機會好好念書的施永林,從未放棄求學。退伍之後就開始半工半讀,利用晚上時間念補校,爾後以專業技術申請進入高英工商、海洋大學、義守大學,目前是動力小船駕駛訓練中心的主任,研究所的論文就是報告動力小船的前途事業發展。他認為台灣的海洋環境資源豐富,但是沒有整合開發,未來還有很大的潛力,從事動力小船的事業,可以促進台灣觀光產業繁榮。
生活離不開碼頭
強調自己從未考慮退休的問題,因為在施永林的人生規劃中,沒有退休計畫。施永林說,只要四肢還能動,身體狀況不錯,就不要想退休的事情,只是可以做的事情不一樣而已。施永林的父親62歲退休之後就讓弟弟去交接碼頭工作,目前在長榮海運服務,而妹妹則是考上港務局特考,所以一家人都在高雄碼頭的生活圈。對於海洋之都,施永林很期盼有一天可以港市合一,讓高雄市政府可以好好規劃港口和碼頭未來的前景。
雖然,碼頭的運量正逐年下滑失去競爭優勢,但是可以積極轉型尋求不同的附加價值。看過40多年碼頭的興衰,走過繁華景象,如今,眼見逐日沒落的碼頭,心中無限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