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丙午逸園秋禊詩集(油印)
成文日期:
民國55年
類別:
其他
作者:
楊宗城
作者:
楊樹德
作者:
林春懷
作者:
詹作舟
作者:
吳濁流
作者:
詹一邨
作者:
王友芬
作者:
高泰山
作者:
洪寶昆
作者:
楊木
作者:
王桂木
作者:
楊添財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8張共8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7*40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楊耕雲|丙午逸園秋禊詩集│逸園│漢詩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詩集編者楊耕雲,彰化應社成員,於彰化城郊設置私人園林種植花木,作為吟友聚會賞花的場所,號為「逸園」。逸園雅集每年春秋兩季招開,會後作品交由楊耕雲彙整油印,目前可知最早為甲辰(1964年)逸園春集,最晚至辛亥(1971年)春集,除了第一年秋集因主人楊耕雲去日本停辦外,前後辦了八年,本詩集便是第三年秋集成果,收錄了13位詩人以逸園秋光為題彼此唱和的詩作。其中詹一邨未克參加、林春懷因病請辭僅寫詩致意。(文/吳青霞)
其他說明:
1. 末頁有抄錄錯誤的訂正啟示。
2. 本筆資料收錄作者有詹作舟(1891/1980)、楊耕雲(1894/1984)、楊笑儂(1897/1982)、林春懷(1889/1967)、詹一邨(1905/1986)、廖醒群(1923/不詳)、吳濁流(1900/1976)、王友芬(1905-09-20/1994-08-25)、高泰山(1911/1994)、洪寶昆(1906-10-25/1974-02-02)、楊雪峰(1898/1977)、王桂木(1913/1968)、楊雲鵬(1902/1995)。
提供者:
詹元雄
登錄號:
NMTL20110270926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敬次颱風感賦原玉
主要名稱:和子敏陳君韻
主要名稱:馬壽華筆錄詩一首(...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月例會〈夏...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己亥年例會...
主要名稱:和柳垣話別;和柳垣...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廣寒迢...
主要名稱:對句:五牝爭誇多產...
主要名稱:員林大排水慶成;柳...
主要名稱:潛園詩草(丙午-丁...
主要名稱:橫貫公路
主要名稱:弔詩
主要名稱:小園
主要名稱:詹作舟致施梅樵函草...
主要名稱:送逢春仁兄歸西安
主要名稱:寄鶴齋乙未以後披晞...
主要名稱:乙未小詩鈔錄
主要名稱:律集一冊(鯤僧吟草)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杏庵一唱「杏占上林...
主要名稱:應社詩薈出版紀念合...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五月份月例...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十月月例會...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月例會〈文...
主要名稱:東墩壽星集
主要名稱:受厄週年感作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中華藝苑發刊百期索句
主要名稱:慶弔詩辭門聯集
主要名稱:步詹社長作舟八一書...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聚首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嘯霞詞兄七十壽辰寄...
主要名稱:風流癖題草六十首
主要名稱:畫梅三十首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鳥松閣唱和集
主要名稱:中歷旅館題壁;秋居...
主要名稱:丙申冬日雅集
主要名稱:鹿江吟會六月份詩課...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戊午九月份...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月例會〈盲...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十一月月例...
主要名稱:冬夜對酒
主要名稱:冬夜對酒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