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的藏品圖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1張,共7張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2張,共7張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3張,共7張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4張,共7張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5張,共7張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6張,共7張
  •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圖檔,第7張,共7張
翻譯名稱:台灣習俗─本島人的文學
其他:昭和11年3月1日
類別:手稿
譯者:葉笛
作者:東方孝義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6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19.3*26.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葉笛|葉寄民|東方孝義|楊逵|郭天留|新文學運動|自由平等|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作者認為台灣的新文學運動已經發展深厚,許多團體、機關雜誌的興起見證這樣的現象。談起新文學運動興盛,除了新時代產生新文化這樣必然的原因外,是日式教育促使知識階級茁壯,及一戰後興起的自由平等思想、民主主義、民族自決、階級鬥爭等思潮下產生的無產階級文學,以上皆培育了台灣新文學。作者在文章後半段引楊逵所寫「台灣文壇一九三四年的回顧」與郭天留「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來介紹台灣文學通盤的情形。(文/朱英韶)
其他說明:1. 日期為刊登日期,原文刊載於《台灣時報》196號。
2.後收錄在《日治時期文藝評論集》。
印記/簽名:修改字跡
提供者:葉蓁蓁
登錄號:NMTL20070280031
列印 大圖瀏覽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