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 藏品資訊
:::
藏品資訊
陽明先生像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陽明先生像

吳文彬

水墨畫

76 x 138 cm

登錄號:D_3_31

  吳文彬(1923-2013),自幼即喜藝事,1937年,在天津從李喆生習墨梅,1939年,於北平加入「雪廬畫會」,師從晏少翔習人物畫,在當時如黃賓虹、金禹民、壽石工、啟功、田世光等名家,都是「雪廬畫會」的老師。吳文彬在五年學習中,無論風雨雪天,從無間斷,每天學校下課即趕來「雪廬畫會」進修至晚間八、九點鐘,這對當時只有17歲的吳文彬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1944年,吳文彬高中畢業,考取北平藝專國畫科,從溥松窗,劉淩滄繼續深造,1948年,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
  渡臺後,吳文彬在公餘之暇仍戮力鑽研藝事,積極的參與各項藝術活動。1991 年到 1996 年間,創立了「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並籌辦兩岸工筆畫大展;1995年5月,台中省立美術館為其舉辦的七十回顧展,展出作品百餘件,獲得極高讚譽;1996年,獲得「畫學金爵獎」殊榮。
  此幅〈陽明先生像〉,是為紀念先總統蔣公逝世周年所作。蔣公生前對王陽明一直十分推崇,曾言:「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18歲,從讀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後50年來,更曾經讀了再讀,研究了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是使得我百讀不倦,心向神馳,不知其樂之所止。」所以畫家以此為題材,寓意深遠。
  畫面中,王陽明髮挽緇布冠,頭戴東坡巾,手持斑竹杖,腳登編蔴鞋,寬袍大袖,面容祥和,氣度閒雅,風神超邁,緩步前行,情態悠然。衣著服飾皆以「釘頭鼠尾描」筆法勾寫,線條堅實靈動;面部則以赭石細膩烘染出明暗層次,具有立體效果,將王陽明的博學、睿智與平和氣息表露無遺。
出處:熊宜敬,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19。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