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1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2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3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4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5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6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7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8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9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10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11張,共12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圖檔,第12張,共12張
列印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二八) 老可能為竹寫真
成文日期:不詳
類別:手稿
作者:王家誠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12張共12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7*36.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王家誠|趙之謙|徐渭|惲壽平|楊憩亭|程方壺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講述趙之謙繪畫的效法對象與生活點滴。作者認為趙之謙主張書畫同源,引以明代徐渭的草書筆法和「撞水」技法,以及潛心惲壽平的沒骨畫風,加之地緣關係,使得趙之謙繪畫學習可追溯至南宋和元代的風格影響,並擴及清代繪畫的區域名家。文中講述清同治九年(1870),趙之謙請楊憩亭為自己繪製畫像,十分滿意而與之相惜成為密友。同年八月至十二月,趙之謙長女桂官與沈星堂長子沈杰完成聯姻,以及藝事上,為弟子程方壺所摹印譜題耑為《印賸》,並且關心〈國山碑〉等拓本的購藏事宜。同治十年(1871)春季,趙之謙攜繼子壽佺至北京參與進士考試,然後試卷受到考官譚廷襄排斥抑置,科場絕望下只好一方面售畫,將仕途希望轉寄予捐官之上。(文/葉乙麟)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12張共12頁,書寫於600字金球牌稿紙。
2.第1頁標題下有作者署名。多頁用紅字註記引用書目。
3.本筆資料有剪貼、修改增補痕跡。
4..本筆資料收錄於《趙之謙傳(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119-138。
5.趙之謙(1829-1884),號悲盦,清代書畫家、篆刻家。
6.徐渭(1521-1593),明代書畫家。
7.惲壽平(1633-1690),清代畫家。
印記/簽名:第1頁右下角有王家誠簽名。
提供者:趙雲
登錄號:NMTL20150270181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