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趙之謙傳:(二六) 飄泊依岑嶔
成文日期:
不詳
類別:
手稿
作者:
王家誠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12張共12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5.7*36.8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王家誠|趙之謙|代筆|捐官|曹籀|方子穎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筆資料講述趙之謙為生活奔忙與請人代筆書畫。作者敘述趙之謙對於應接不暇的書畫索求,請人代筆書畫作品,如物色王子欽為其捉刀分工,密集地籌措生活費和報捐知縣等費用。此時為清同治八年(1869),趙之謙於北京度過新春並且勤於創作。四月初旬第二次南返,停留於杭州。仲秋八月為曹籀作〈梅石畫法〉。重陽前後重遊溫州,與方子穎藝文交往,並指點方氏二子的藝事和文學,此次是趙之謙第三次到溫州,留下的詩文和題跋,為其感慨生活和仕途的內心記述。(文/葉乙麟)
其他說明:
1.本筆資料12張共12頁,書寫於600字金球牌稿紙。
2.第1頁標題下有作者署名。多頁用紅字註記引用書目。
3.本筆資料有剪貼、修改增補痕跡。
4.本筆資料收錄於《趙之謙傳(下)》(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82-98。
5.趙之謙(1829-1884),號悲盦,清代書畫家、篆刻家。
6.曹籀(1800-1880後),清代學者、詩人。
印記/簽名:
第1頁右下角有王家誠簽名。
提供者:
趙雲
登錄號:
NMTL20150270179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沉沒的寺院
主要名稱:徐謂傳:(十九) ...
主要名稱:徐渭傳:(三六) ...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五七)...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八)前...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六十二...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十) ...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五)西湖...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二十)白髮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三十五)...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七十九)...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三五)...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二七)...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五)...
主要名稱:鄭板橋傳:(第一章...
主要名稱:寂寞野花開戰場
主要名稱:徐渭傳:(六) 城...
主要名稱:徐渭傳:(三七) ...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二九)...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二十)...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六十一...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筆記、...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一)蘇州...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八)市井...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四十五)...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六十五)...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八十)真...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十八)...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七)王...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六) ...
主要名稱:鄭板橋傳:(第二章...
主要名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
主要名稱:巫山雲雨枉斷腸
主要名稱:徐渭傳:(七) 龍惕
主要名稱:徐渭傳:(二二) ...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張大千年...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三七)...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十八)忘...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四十)蓮...
主要名稱:明四家傳(七十六)...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筆記、...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十四)...
主要名稱:張大千傳:(五九)...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四)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十三)...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筆記、...
主要名稱:生命之樹
主要名稱:和梵谷相遇
主要名稱:徐渭傳: (三) ...
主要名稱:徐渭傳:(十四) ...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