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重逢-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德星伯的幻覺
成文日期:
不詳
類別:
手稿
作者:
李能祺(李喬)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13張共13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5.6*35.8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李喬|李能棋|德星伯|李喬短篇小說後傳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筆資料的題名是作者曾於《台灣文藝》第7期上發表的小說題名,小說內容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第三人稱敘述德星伯被污衊扒灰一事,善良而懦弱的他竟懷疑起自己,跳河自殺。本筆資料內容是紀錄作者在「掛紙日」時,偶遇小說主角德星伯的三子劉敏忠,兩人談論事件真相與小說創作的虛實內容。(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
1. 本筆資料共13頁,寫於日昇牌600字稿紙。
2. 本筆資料收錄於《重逢——夢裡的人 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台北:印刻,2005年4月),頁31-43。
3. 掛紙日:苗栗縣客家聚落,元宵節過後的第一天開始,就是客家人士「掛紙」掃墓的日子。客家人士會在農曆正月十六日上墳「掛紙」的說法有多種,但是比較合乎情理的解釋,應是向先人「辭行」的意思。苗栗地區客家人,其先民大都來自廣東,照說祭祖掃墓禮俗與大陸廣東原鄉相同,應該也是清明節前後,但苗栗縣客家人卻在元宵節後掃墓,其原因與生活節儉,和早期來台的客家先民艱苦創業的生活有關。(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https://www.hakka-beliefs.ntpc.gov.tw/files/15-1001-2516,c215-5.php)
4. 李喬本名李能棋。
提供者:
李能棋(李喬)
登錄號:
NMTL20150210010-003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台灣文化概論—第三...
主要名稱:文化點心:點心店收市
主要名稱:萬古冤恨(二)劃一...
主要名稱:「客家文學導讀」之...
主要名稱:微言生命之秘—陳凌...
主要名稱:傳統與創造
主要名稱:從台灣人自主性立場...
主要名稱:牛的變貌—謝里法「...
主要名稱:大家來統一!
主要名稱:新國家的推手
主要名稱:台灣客家人的步法—...
主要名稱:綜合觀感
期刊名稱:台灣文藝110期副...
主要名稱:台灣人自救與救中國...
主要名稱:「經濟成長」四不要
主要名稱:我的心靈簡史—文化...
主要名稱:台灣文化探索:第二...
主要名稱:青山長恨(五)劃一...
主要名稱:那時代的感受—介紹...
主要名稱:文化點心:「英雄」...
主要名稱:台灣造型:台北市的...
主要名稱:「感覺」有理說-覆...
主要名稱:「兩可一不可」—給...
主要名稱:辛辣人生的描繪者—...
主要名稱:台灣小說的救贖表現...
主要名稱:客家人在台灣社會的...
主要名稱:文化的台獨論
主要名稱:「打阿山」的真象
主要名稱:鬥鬧熱:「朱高正現...
主要名稱:文化點心:「後二二...
主要名稱:文化點心:「台灣文...
主要名稱:文化點心:「台灣式...
主要名稱:重逢-夢裡的人(李...
主要名稱:寒夜三部曲第3部:...
主要名稱:「李登輝」浮現了!
主要名稱:葉石濤「台灣式浪漫...
主要名稱:奇人異作—序「惡淵...
主要名稱:「文化均富」一解
主要名稱:日本流行歌曲新譯
主要名稱:新版「台灣文藝」企...
期刊名稱:台灣文藝88期
期刊名稱:台灣文藝89期
主要名稱:文化劇場:幾個重要...
主要名稱:文化點心:媽祖與施...
主要名稱:台灣文化概論:第三...
主要名稱:青山長恨(六)劃一...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