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每有會意,內部收藏
登錄號:05388的圖片(05388_P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作者:洪瑄
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媒材:墨、礦物顏料、胡粉、墨水、 鉛筆、生絹
年代:2022
尺寸描述:86X146cm
藏品描述:〈每有會意〉由〈幸運〉、〈成詩I〉、〈成詩II〉、〈內部收藏〉、〈添〉5件作品所組成,內容為2021年至2022年這段期間,洪瑄以生活中觀察到的點滴小事進行的聯想與對照。藝術家常因觀察到有趣的事物,天外飛來一筆的領會而充滿喜悅,故作品名稱取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其中〈幸運〉以看似潑墨的手法,描摹如鳥屎噴濺於車窗玻璃的白色痕跡,加上轉化漢代武梁祠畫像磚的神怪圖樣等噴漆塗鴉,種種畫面細節增添懸疑氛圍,讓白色痕跡其實更像噴濺的血跡,於是將鳥屎視為「喜從天降」的心態,終究無法掩蓋其中隱性的負面暴力。〈成詩I〉及〈成詩II〉把熟悉的書法紙去字留框,同時以鋪磁磚的黏著劑抹痕及拆除拔起的過程,呼應書寫的漸進過程,將鋪磁磚工序及書寫兩者漸進式又非常規格化的意象做連結。〈內部收藏〉將水泥石牆表面斑駁的白華(壁癌)移花接木而營造出山水意象,油漆碎片落下的堆積與牆上的剝落形成對比,當牆面重新填上裝修補土,則另一個循環將重新開始。〈添〉是從廟宇、燈會常見的燈籠映照於地上的一個個圓影,與蓮池潭的荷葉在形狀上的疊合重構。畫面上甚至根據風水方位的分布,描繪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以及各種廟宇周邊的活動生態,以民俗圖像、物件展現臺灣的在地文化。

洪瑄善於觀察周遭事物的細微差異,對於微小之處的觀察與執著近似耽溺,讓裂縫、細痕、污漬、斑點……都成為可組合、可拆解、可變化的資材,在藝術家的創造性邏輯中,變換成遠可連觀,近可細看的一幀幀作品。(整理|陳美智 高美館典藏部專案研究助理)

參考資料:
1. 金恬綺編輯,2023。2023高雄獎,頁20-25。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2. 謝宇婷訪問,謝宇婷、蔡孟諭整理,2023。如月光無處不照的內隱聯想─專訪2023高雄獎得主洪瑄。藝術認證,高雄市立美術館。檢自:https://reurl.cc/1vyrEV(2024年1月9日檢索)。

登錄號:05388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褐漆描金松鶴紋鏡臺)的圖片
藏品(小凳)的圖片
藏品(盤革菌屬)的圖片
藏品(管路斷面圖)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內觀外)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P136-137))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