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狷夫
藝術類\水墨畫
1976
彩墨、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7700061
畫中一股清泉自谿谷夾縫中湧出,匯聚成一碧色水潭,沿岸松柏常伴其間,氣氛顯得幽靜、祥和。然不遠處,卻又岩壁聳立,地形險峻,聲勢壓倒一切,因而震攝人心。巧妙者,又在雲煙繚繞,鎖於山腰,並緩和了某種不安的氛圍。
除了松柏、寒泉之外,位於畫面右半部的巨大山石,當為全畫的焦點所在,就整體結構而言,頗有「巨碑式」構圖的意味。其次,畫家用中鋒寫枝、偏鋒作葉,並用破筆畫山石,在用筆的技法上可謂變化自如;焦墨與淡墨交相運用,復以水分暈染烘托雲霧,更可見其用墨或用水的得心應手。傅狷夫以老辣率性、樸拙蒼茫的筆調,寫石壁煙。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