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類別:文物
材質:紙質
尺寸描述:26.8x19.1 (公分)
藏品描述:台灣光復初期屏東道濟製藥廠印製之寄藥包「藥包袋」。「寄藥包」源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家庭配置」,為一種預先配置在家庭中常備藥的藥品銷售行業,消費者可以視需要,先利用後付費。由於使用上十分方便有效,此後便發展開來。昭和時期日本藥商杉澤榮貫堂將此賣藥制度引進台灣,直至光復後,「寄藥包」仍流行於民間。早期台灣偏鄉醫藥不發達,「寄藥包」可在第一時間緩解民眾一般性的生理疼痛及不適,費用也低廉,故而受到普遍家庭的歡迎。本圖所展示之藥袋,正面有「鳳梨標」商標名稱及鳳梨圖案,上方印製「最新良藥,應便平安」之廣告字樣,下方有幾種成藥包裝圖案及批發總廠「道濟製藥廠」的名稱。藥袋背面印有配置個數的記錄表格,分別為「配置方名」、「單價」、「置數」、「本鋪」等欄位。「配置方名」印製了藥廠出品的成藥,主要為感速藥、鎮咳散、瀉痢靈、小兒勝兒熱、消炎片、健胃散、軍露丸、運效散、萬春油、鎮痛散、風得樂糖漿、芳莉油等15種藥品,藥名上方小字說明主治症狀,下方記載藥物單價,「置數」則是人工填寫每回放入袋內的藥品數量。以本件藥包袋而言,內含藥物集中在感速藥、嗽樂、瀉痢靈、鎮痛散、風得樂糖漿、芳莉油等幾種及其他手寫藥品3種,為感冒、咳嗽、發燒、腹瀉、頭痛、蚊蟲咬傷等一般生活常用藥品。表格下方「本鋪」載明藥廠地址「屏東市端正里中正路壹壹肆號」並製造人陳福財、藥劑師陳貞子姓名,以示負責。
登錄號:07-002-102-0016-0017-0
典藏單位:臺北市立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