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類別:文物
材質:紙
尺寸描述:10.6*4.2 (公分)
關鍵字:清代、科舉、考試、小抄、夾帶、懷藏、四書、五經、孟子、告子下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清代考試舞弊小抄,題旨:然且仁者不為」。清代科舉考試舞弊所用的小抄,所用紙張甚小,以毛筆抄錄,字體微小、間用簡字。模擬題旨為「然且仁者不為」,寫於紙中間,字體稍大,小字者為該題之論述。題旨「然且仁者不為」出自《孟子》「告子下」篇,原文如下: 魯欲使慎子為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釐所不識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儉於百里。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儉於百里。今魯方百里者五,子以為有王者作,則魯在所損乎?在所益乎?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況於殺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志於仁而已。」明清時期科舉,命題以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與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範疇。因科舉考試關係到功名利祿,故難免有考試弊端出現,如「賄買」、「夾帶」、「代考」等方式。「夾帶」或稱為「懷藏」,即是以毫芒細字將參考資料,抄錄於小紙條、小書、衣物之上,甚至直接購買印刷版的小書,如《四書全註》、《五經全註》,以便瞞過搜身檢查帶入考場。夾帶的方式,如藏於衣服鞋襪、筆墨文具、食品、蠟燭等等。
登錄號:07-014-103-0012-0036-0
典藏單位:臺北市立文獻館